集目新闻通讯员 叶琳
“春节将至,为了让外地游客和返乡群众有新的视觉体验,我们提前完成了汉口历史街区怡园路电力搬迁工程。” 1月16日,武汉市江岸区医源路,道路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此前一线的杆线、变压器“消失”,只有供电设备整齐摆放在一栋房屋内安静运行。坤厚礼。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组长张驰表示,这是武汉市首次尝试通过电力设施搬迁来实现这一目标。将供电设施引入历史街区住宅附近的措施。
据了解,坤后里建于20世纪初。它是武汉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区,现在是三阳设计城的核心。如今,以怡园路为中心的汉口历史街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汉口历史街区的每条街道公共空间有限,如何实现合理布局成为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给供电设施找一个‘家’,让它们就近落户”。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孙涛告诉记者,结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坤后里的保护性修缮,供电部门将现代化供电设施与历史优秀建筑融为一体,一、允许电线杆和供电设施安装在地面和室内,外部完全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内部实现供电功能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改善街区环境和城市功能。升级改造,让居住环境更加适宜人民群众居住。
在电力搬迁过程中,供电人员发现,历史街区内有很多空置的老房子正在保护利用中,非常适合建设可汇集各种负荷转移设备的供电开关站。参考现场经验,他们还发现,适当利用老旧街区建筑集中安置供电设施,已成为一线城市历史街区电力搬迁的可行方案。
这一想法一经武汉市规划部门提出并验证可行,得到了武汉市和江岸区政府的全力支持。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与昆后里地块业主房市土地储备中心多次讨论,研究建设细节,最终形成改造方案:采用昆后里一栋两层楼房作为供电切换车站。在部门许可的指导下,本着“不改变外观、不破坏结构、不影响保护”的原则进行施工。
坤厚里交换机办公室内部干净整洁。上下两层设有配电室,高低压设备室。这些新的供电设备取代了此前分布在怡园路沿线4个地点的传统杆式变压器。它们具有高性能和更高的稳定性。同时,这是一个全自动无人值守的开关站。设备接入城市配电自动化平台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隔离、恢复,用电更安全、可靠。开关站建成的同时,怡园路原有1660米双回架空线也移至地面。
据介绍,合理利用现有房屋修建开关柜,将继续用于汉口历史街区道路的电力搬迁。目前,江汉一号总机已竣工,友谊街、江汉二路、明明路正在建设中。新街开闭所也是这样运作的。
据悉,怡园路电源搬迁是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城市供电精益化改造示范项目,也是汉口历史街区22条道路改造之一。按照市政府《汉口历史街区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采取“五改一体”建设行动方案,全面开展道路搬迁、改造、供电工作汉口历史街区及周边电力设施。电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用电改造和充电桩建设,同步着力提升历史街区历史价值、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优化基础设施、管理老旧社区,助力汉口历史街区打造世界名街体现了大武汉级人文时尚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