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将快递送到了村里”“在空中用无人机送外卖”“开辟了江景观光的新航线”……低空经济的相关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当人们把目光投向曾经被忽略的低空领域时,一幅由飞行器构建的立体服务网络正在慢慢形成。
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低空经济充满了无限的潜力。我来到这里学习,就是期望能够提前进入这个领域的赛道,成为最先尝试的人。
如今,无人机热潮正处于兴盛状态,给许多人带来了发展新的机会。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的无人机飞行培训基地——黄埔飞校,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学员汇聚于此。这些学员的职业背景各不相同,他们都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目标,在此处切实地感受到了广州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大量外省学员
来广州黄埔学无人机
近日,记者抵达黄埔飞校。众多学员在明媚的阳光下,满心期待地等候着学习与实操。经了解得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省内的学员,也有来自吉林、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学员。
这些学员中的大部分都期望通过学习无人机技术,以达成求职或者职业转型的目的。记者询问求学初衷时,很多人表明:自身觉得低空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力。
一位原本从事土木工程的学员称,在工作里,他察觉到无人机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建房子的过程中,需要吊运诸多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无人机。他发现土木工程与无人机存在一定关联之后,就希望学习具体的无人机控制知识。
一位来自吉林延边的学员向记者表示,他眼下没有确定的工作方向,不过他坚信无人机以及低空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期望能利用空闲时间去学习一门技术。
一位湖南籍的学员,此前在某家酒类电商公司工作。由于该网站的运营情况不好,所以他决定出来重新去寻找机会。
有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本身从事物流行业等相关工作,并且认为无人机对职业发展很有帮助。除了那些希望获得转型、享受低空经济发展红利的学员之外,这些受访者也有这样的看法。
一位从事物流行业多年的学员表示:现在物流行业的很多环节不能仅仅依靠人力了。他觉得学习无人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他认为,利用无人机等机械设备来送货,会是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他还说自己见过一个外卖小哥用无人机送货,那个外卖小哥一个月的收入能够达到 18000 元。
有人来学习无人机和低空经济,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进行职业转型,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达成人生的突破。在采访当天,记者碰到了一位前来学习无人机操作的“宝妈”。
她当时在电脑前进行模拟飞行学习。她向记者讲述,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孩子无需时刻被照顾,她期望找到一个切入点去重新融入社会并实现人生突破,而无人机成为了她找到的那个突破口。当谈及为何选择无人机和低空经济时,她也表明,这与当下的发展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
黄埔飞校:
学员要先从小型无人机学起
大型无人机体型较为庞大,当靠近人时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要求学员首先开始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再学习小型无人机的操作。在掌握了自转、飞 8 字等技能之后,接着再学习大型无人机的操作。黄埔飞校校长温超祥向我们介绍了这一情况。目前,大型载人无人机操控必须持证。
温超祥称,当下的考试包含两项内容,一是 360°自转,二是飞 8 字。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并非在短时间内能够学会,而是需要历经一个漫长的过程,去克服诸多困难。
有一位在无人机航拍领域经验丰富且获奖众多的学员,他觉得自己能轻而易举地进入手动操控阶段,还询问需要多长时间。温超祥对他说:“就算你经验丰富,也得要 25 天,最多能节省 3 天。”然而,当他实地体验之后,才发觉难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黄埔飞校因学员学习周期较长,目前为外地学生统一提供住宿服务。该校依托黄埔区得以发展,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前几日,有一批清华大学的学生因慕名而来进行调研。当下,黄埔飞校正持续扩大规模,力求成为黄埔区的无人机考点。
温超祥谈及学员毕业后的薪资情况时表示,很多媒体所报道的 3 万元以上的高薪,通常是具备专业背景的。像测绘、遥感等专业背景,只有将行业知识与无人机操作相结合,并且在无人机操作薪资仅占总薪资 20%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没有行业背景,单纯从事无人机相关工作,若能拿到 1 万元以上薪资,大多是从事运载类工作。不然的话,仅仅凭借执照就业,薪资大概在 7000 到 8000 元。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对飞手的需求必然会日益增长,并且这张执照无疑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