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的早期症状与误诊风险解析

admin

一开始并非眼睛有症状,而是出现了呕吐和头疼的情况。据陈莹雅回忆,由于该疾病较为罕见,她被误诊为其他症状相近的疾病,甚至一度被怀疑存在心理问题。直到 2009 年视力突然下降,之后前往广州的大医院进行检查,才最终被正式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较为罕见。其主要临床征象为视神经炎和脊髓炎。由于症状多样且分散,所以误诊概率较高,有的症状表现为胃肠疾病,有的则表现为眼科疾病。如果确诊延迟,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致残风险也会较高。

每天要服用十七八片药物,病情严重时住院一天需打 8 瓶免疫球蛋白,即便如此仍无法避免疾病反复发作。不停的打嗝致使她无法正常呼吸,还有无法自控的呕吐以及肢体的麻木等情况。然而,相较于折磨身体的这些症状,更让陈莹雅感到无力的是复发的“不可预测性”,即不知道何时会复发,“它一旦要复发,你根本无法控制”。

幸运的是,病情能够借助药物来控制。陈莹雅已经存活了 20 年,如今日常用药的量减少了很多。她是个乐观的姑娘,即便病情发展到了不可逆转的视觉损伤的地步,也没有消沉很长时间,“在最绝望的时候或许也哭过,但次数寥寥无几。”

接受生病的事实,首先需要习惯“盲人”的新身份。

_罕见病领域前景_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

陈莹雅回忆起自己最初的那段生活,觉得有点好笑,因为之前她没有接触过视障群体,最开始甚至都不知道盲人也可以用手机。在那段生活中,所有信息都需要别人帮她读出来,看不到的东西就放到最大,然后一点一点地去识别,那生活就像“堪比原始人”一样。直到 2019 年年底,在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她学习了怎样无障碍使用手机和盲杖。

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__罕见病领域前景

陈莹雅使用手机和盲杖 (张玮 摄)

陈莹雅适应了看不见的生活后,开始渴望工作,因为她知道工作是融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参加了广州融爱社会服务中心的咖啡师培训项目。之后,她在社区的驿站成为了一名视障咖啡师,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喝咖啡,慢慢就接触到了咖啡师工作。她说自己很适应那份工作。

不过社区的小店一天的工作量大概也就十来杯饮料。陈莹雅闲不下来,她想着提升自己,于是又去准备法考。因为法考可以无障碍考试,所以当时她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学习。就在奋力听课的时候,她收到了来自上海的邀请。

罕见病领域前景_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_

大城市、大酒店,还包吃住,陈莹雅没怎么多做考虑,就只身一人来到了上海。她当时给妈妈打了电话,说要去上海了,妈妈非常支持她。母女俩都有着没什么顾虑的性格,换城市换工作就这么轻松地决定了。

生了这样的病,怎么能如此迅速地就适应了呢?陈莹雅并未觉得有特别的困难,“或许是我从小就具备这样的性格,比较乐观开朗,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我睡一觉就能恢复。”不接受又能怎样呢?她的反问和徐伟是一样的。被这样的命运选中,似乎除了接受,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即使是被迫接受,人依然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陈莹雅做出了“不要让自己闲下来”的选择。在来到上海工作四个多月之后,她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出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现在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早上能够制作 60 杯咖啡。”酒店有很多外籍旅客,所以陈莹雅打算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她也很想把曾经学过的日语慢慢重新拾起。她还很想学茶艺,并且很想去上海的图书馆看看有哪些活动。如果还有机会,她也可以继续准备法考。

“这里像个百宝箱”,让病人找到归属感

徐伟曾身处“无药可用”的绝望境地,这是他经历过的;陈莹雅最初被误诊,病情反复,最终成为盲人,之后她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她的经历。罕见病群体的经历似乎总是和“孤立无援”紧密相连。极低的发病率以及社会认知程度的不足,导致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却没有地方可以求援。

同样经历过这种“孤独”的郑嫒决定做点什么。

罕见病领域前景__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

_罕见病领域前景_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

郑嫒(中间)与病友合照 (受访者供图)

郑嫒患有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它属于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病的表现症状主要在皮肤,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它是皮肤病。实际上,多数患者都遭受着全身系统的损害,其中包括内脏,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

郑嫒从事病友互助工作将近 10 年。起初她孤身一人发起宣传行动,而到如今,她已经拥有 50 多名并肩作战的伙伴,并且有 1 万多病友。这一切都源于她步入社会之初所遭遇的一次求职困境。

郑嫒为了实现做老师的理想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那是一次普通的体检。在检查到她的时候,医生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郑嫒回忆起此事,她试图向医生解释自己的病情,还表示自己在吃药,这个病能够控制住,自己会越来越好。然而,医生的一句话让她彻底陷入绝望,医生说他知道这种病,怎么会越来越好呢,只会越来越差。”

郑嫒仅记得自己在医院走廊中哭了一个下午。她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却不明白为何只因这个病,即便自己十分努力,也无法如常人般获得工作机会。正因如此,她消沉了许久,再加上病情的进展,当时她一度生活无法自理,于是决定不再继续治疗,“当时都有想死的心了”。

_罕见病领域前景_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

她来到上海住院治疗后,一切才开始有了转机。治疗之后,她有一种如获新生的感觉。当时在上海的医院里,她看到了好多和自己一样患硬皮病的人,而且好多人的情况比她还严重。第一次遇到同病相怜的人,郑嫒开始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2016 年,病情得到了控制。之后,郑嫒出院了。她带着在医院萌生的那个想法,开始进行系统性硬化症相关的宣传工作。她认为,因为这个病在社会上的认知度非常低,所以首先要让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病。

受到一些关注后,郑嫒开始思考为病友们提供服务。他们举办了中国硬皮病大会,且大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增大。他们还尝试与各地医院合作,推动硬皮病相关门诊的建立。为了解决国内病友用药难的问题,他们会将国际上最新的临床药物研发情况分享给群友,以帮助病友获得更好的药物支持。

我第一次前往法国参加世界硬皮病大会。当时,在整个会场中,仅有我一个亚洲患者。参会的人们都十分惊讶,他们全都围拢过来询问我,想要了解中国硬皮病患者的情况。郑嫒回忆道,正是在那次大会上,她与尼达尼布的研发药企建立了联系。回国之后,她协助部分病友参与到了临床试验中。她说道:“这是仅有的能对症治疗我们肺纤维化的药物,进入组的病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免费使用该药物。”

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__罕见病领域前景

2018 年,郑嫒在右二的位置。她与同伴一同前往法国,参加了世界硬皮病大会。(受访者提供了相关图片)

罕见病国家有哪些补贴_罕见病领域前景_

工作到现在,“提高认知”一直是郑嫒和她的团队的主要工作之一。她察觉到很多问题都源自对疾病的不熟悉。有些病友自身也不了解这种病的状况,觉得症状轻微就会擅自停药,或者在生活中不注重保养,逐渐致使疾病出现进展。郑嫒对此深感忧虑,因为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进展,就已经难以挽回,甚至有人会丧失生命。

因此,科普和宣传十分重要。起初,郑嫒因陈述生病之事感到痛苦,“感觉如同不断回填曾经的伤口,说着说着就会难以自控地哭起来”。刚开始工作那几年,事务进展不如意,让她多次想过放弃。

每次都下定决心“明天就不干了”,之后总会有几个病友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然后给她发送感谢的消息,还告诉她,她的工作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好的改变和发展。“我不相信命运,然而在这种时候,我又会觉得,或许这就是命运。”

她坚持了下来。2020 年,郑嫒和伙伴们为病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紫贝壳”。“紫贝壳”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深海贝类,就如同他们所患的这种疾病一般。郑嫒说:“我们的皮肤遇冷会变色,且是紫色。我认为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她还说:“贝类在吞噬异物后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就如同我们这群人,经受磨难的生命依然能拥有很强大的力量。”

如今,紫贝壳的病友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每当到达一座城市,郑嫒都会去寻找当地的病友并相聚聊天。每天,病友们在群里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就如同一个百宝箱,无论是与疾病相关的事情,还是生活中那些不方便跟他人聊的话语,都可以在这里倾诉。郑嫒感到很高兴,她当年所做的那个小小的决定,如今能够给如此多的人带来归属感,还能为每一位“紫贝壳”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