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 5 月 23 日讯,YMG 记者侯召溪报道。当下,大中专院校的毕业季逐渐临近,房屋租赁市场再次变得火热起来。并且在 5 月 4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实行购房与租房同时并举的政策,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这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快改善居民,特别是新市民的住房条件,对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
发力于住房租赁市场,烟台楼市会迎来下一个“新蓝海”吗?记者连日调查得知,与住房交易市场以及保障体系相比,我市的房屋租赁市场发育状况相对滞后,仅仅是房产交易市场的“附属品”,开发企业对于发展租赁市场大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的“三房合一”住房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从政策层面促使了租赁市场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我市正在积极推进的“三房合一”住房保障制度,从政策层面为租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量。 我市正在深入开展的“三房合一”住房保障制度,在政策层面上对租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租赁房源散、规模小房产交易市场的“附属品”
烟台租赁市场的业务有多大?房产中介的业务现状给出答案。
昨日,记者对市区的多家房产中介进行了走访。当提及租房业务时烟台 租房,中介店大多给出这样的说法:“租房业务来钱快,然而业务量却不大。”在市区的北大街,佳城房产的玻璃门上以及内部墙壁上都贴有房源信息。仔细去分辨这些信息,可以发现全是出售房源的信息,没有一条是租赁房源的信息。
佳城房产华茂店店长姚晓静表示,之前还会张贴一些租房信息,然而在这两年的时候撤掉了,因为觉得用处不是很大。现在每月的租房收益在店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 20%。
眼下烟台 租房,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势头较为明显。然而,房产中介的租赁业务相较于前些年出现了下滑趋势。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中心城市旧城改造的放缓以及躲迁户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租赁信息发布渠道的多元化有关,市民的房源信息通过网站、移动媒体、朋友圈等多种渠道进行发布,这导致房源较为分散,交易也变得分散。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否有专门的中介公司来从事呢?有业内人士透露,此类公司数量极少,即便有,也多是个别没有实体店的公司,它们在网上发布一些房源信息,然后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进行交易。还有部分小公司,会将自己持有的房产单独隔离出来,对外进行出租。
住房交易市场和保障体系与房屋租赁市场相比,房屋租赁市场发育较为落后。有市民指出,影响租赁市场规模做大的原因,一方面与市场交易量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市场缺少规范以及缺少专营住房租赁的企业有关。租赁市场主要是二手房和旧房,一手房的租赁市场较少,中介机构在服务上存在不规范和无序竞争的问题,在机制体制以及有关法律方面仍需完善。
成本因素困扰开发企业坦言难度大
当下,一个庞大的楼市新蓝海或许即将来袭,且未来可期。国家明确表示,要实行购租并举,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这将成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发企业能否借势开展住房租赁业务呢?烟台的房地产业人士对此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包含政策的配套跟进,还有租赁型产品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等方面。如果拿现有的地产项目去搞租赁,难度是比较大的,主要还是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金地集团烟台分公司营销总监王东昨日作出了这样的表示。
王东介绍,一个楼盘的成本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土地、建安成本、税收、贷款利息、人工费用。每个方面都不可或缺。以今年市区某地块的拍卖价为例,仅楼面地价每平方米就达到约 5000 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建房成本。
烟台在售楼盘大概有 2600 多个项目,每家楼盘的年销售额多数在 2000 万元到 5000 万元这个范围,对应的销售面积大概在 5000 至 8000 平方米左右。一个 10 万平方米的项目,如果经营情况不好,可能得销售 10 年。然而就烟台来说,正常情况下,一个项目从开始预售到全部售罄,通常在一年半到两年半就能完成。开发企业处于现有的销售现状之中。在没有相关政策配套的情况下,开发企业很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记者获悉,当前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发育相对滞后。住建部正在抓紧开展研究工作,将会提出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会从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方面来对租赁行为进行规范;会着眼于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涵盖企业、机构以及个人;还会着眼于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便尽早构建出一个完整且运行有序的租赁市场。
住房保障政策释放利好 9000户补贴做大租赁市场
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政策的带动作用尤为关键。我市在 2014 年推出了“三房合一”住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将社会房源纳入到住房保障房源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租赁市场的发展。
2014 年 4 月 1 日,我市把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进行“三合一”操作,将它们统一归并为租赁型保障房。我市成为山东省内首个实行“三房合一”政策的城市。获得保障资格的家庭,一方面可以租赁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也可以到市场上租赁不超过 90 平方米的普通住房,先按照市场价交租金,然后领取补贴。如果不租赁住房,就不会获得补贴。住房保障实现了从“补砖头”向“补人头”的转变。
记者昨日从市住房保障中心获悉,当前,市中心区有 9600 多户家庭正享受租赁补贴。其中,有 1400 多户家庭承租了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这也就表明,有 8000 多户家庭承租了社会房源,从而做大了住房租赁市场的蛋糕。
当前,我市对于住房困难家庭有着“应保尽保”的保障制度。可以预见,享受租房补贴的家庭规模会持续扩大,并且其对租赁市场的带动作用也会持续增强。
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是逐步释放的。到底会是怎样的情况,不好进行预期。但至少为社会租赁房源的加入打通了政策渠道。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迟乔如此表示。
由此展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开发商专门拿出房源或者组织房源用于对外租赁,从而加入到这个市场中。对于政府来说,这就相当于通过市场存量住房拓宽了房源的供给渠道,减轻了大规模实物建设的资金压力,并且避免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对于保障对象来说,这种方式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多种选择,能够帮助降低生活成本和交通成本,显得更加人性化且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