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本科扩招”成为了高频热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对高校改革进行分类推进。扎实地推进优质本科的扩容工作。加快“双一流”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3 月 5 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明。其一,会对现有的学科进行优化。其二,会适度地增加新的学科。另外,会稳妥扎实地推动“双一流”高校本科的扩容工作,并且大力提升职业教育。
3 月 6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提及此话题。郑栅洁称,今年要推进优质本科的规模扩充,要进一步提升“双一流”高校本科的招生人数。在去年已经扩招 1.6 万人的基础之上,今年争取再让招生人数增加 2 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近期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了本科扩招消息。
3 月 7 日,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的决策部署,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025 年,武汉大学将扩招本科生,计划招生 7300 人。此次增加的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同时,将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是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同一天,西安交通大学发布消息。2025 年该校将继续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且计划扩招 200 人,届时招生规模将达到 6350 人。这是西安交通大学连续第 10 年进行扩招,从 2019 年到现在,该校已增加了 1500 人的招生计划。据悉,2025 年西安交大将持续扩大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电气能源、医工交叉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中国农业大学 3 月 6 日有消息称,学校会切实推进优质本科的扩容工作,会增加 500 名本科招生的名额。会重点针对国家所急需的前沿技术以及新兴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还计划开设院士班以及卓越工程师班等人才培养的班型。
3 月 5 日上海交通大学有消息称,2025 年上海交通大学会继续增加 150 名本科招生名额。这些名额将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领域,如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同时会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持续稳步地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平均每年扩招近 150 人,并且主要集中在国家最为紧缺的前沿学科。
新华社 3 月 2 日消息称,清华大学决定将本科招生规模进行有序适度的扩大。2025 年计划增加约 150 名本科生的招生名额。与此同时,该校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提升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悉,该校新增的本科生将会进入新成立的书院进行学习。
云南大学宣布,两天后,2025 年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拟增加 300 个本科招生名额,这些名额主要投向理工农医类专业以及双学士学位项目相关专业。本次扩招的目的是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是针对科技、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的人才缺口。要强化理工农医类学科的布局。着力去培养直接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提升质量并增加数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云南大学在 2024 年本科招生扩招了 600 人,之后这也是其连续第二年扩大招生规模。
据报道,湖南大学会增加 300 名本科招生人数,这样招生计划规模就能达到 6133 人。招生计划的增量会主要投放到基础学科、新工科、新文科以及战略新兴领域专业。近些年来,湖南大学一直在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从 2020 年到现在,已经增加了 1083 名本科招生计划。
据悉,湖南大学今年有计划新增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同时,学校采取优化专业结构以及设置双学士学位项目等举措,进一步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予以落实,使学生发展需求与专业培养的适配度得以增进,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2 月 27 日,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作出陈述。他在 2025 年本科招生工作会议上表示,南京大学今年将继续实施本科招生计划的增加举措。
编辑|孙志成 杜波
校对|卢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