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陆家镇威人科技产业园:从债务泥潭到年产值6.5亿元的法治重生之路

admin

走进昆山市陆家镇威人科技产业园,这里有电子科技企业、生物技术企业、工业设备企业等。这些企业云集于此,生产运营的现场十分繁忙且秩序井然。

两年前,这片占地 2.8 万平方米的园区处于债务困境之中。园区的运营方是江苏威人服饰有限公司(简称威人公司),该公司累计欠债 6 亿元。倘若进行破产清算,园区内的 36 家入驻企业以及 600 多名员工将会面临没有地方可去的局面,即“无家可归”。

如今,园区内的从业人员增加到了 700 人。年产值达到了 6.5 亿元。纳税额突破了 3500 万元。在这场“死亡与重生”的逆转背后,隐藏着“最强县级市”昆山的法治密码,那就是全国首个企业重整服务中心精准的“司法手术刀”。

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

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图源:微信公众号“昆山法院”

2023 年 11 月,该中心在昆山正式成立。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构建起一套企业救治体系,此体系为“精准诊疗”式,能让“法治化营商环境”从纸面承诺转化为可触摸的司法实践。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其中写入了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这一创新做法,该做法也成为了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昆山是怎么做到的?

给破产企业按下“重启键”

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_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是存在生命周期的。

《财富》杂志统计表明,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未达 40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 年我国新设立的经营主体有 2737 万户,每天新设立的企业为 2.4 万户,每分钟有 17 家企业诞生。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重组案件信息网显示,2024 年涉及破产重整的案件记录在 12 万件以上。

昆山的司法实践正表明,“破产”并非意味着企业的死亡,而是成为了企业重生的催化剂。昆山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的主任欧平向澎湃新闻透露,在 2024 年,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成功救治了 57 家处于危困状态的企业,使 121 万平方米的土地和厂房得以盘活,同时解决了 2700 多名员工的权益问题。

昆山信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属于小微企业。总经理周信华向澎湃新闻透露,在疫情期间,公司所承包的加工订单项目的成本超出了预算,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情况,这使得公司的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公司欠付职工工资等债务将近 900 万元,即便经法院强制执行,仍未履行债务,最终公司进入了破产程序。1999 年我来到昆山创业,到现在公司已经成立二十多年了。我一辈子都在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工作,然而没想到在 60 多岁的时候,几乎一切都要归零了。当时公司到法院进行破产清算,我一下子懵了,感觉自己的人生仿佛要完蛋了,觉得再也没有机会去努力了。

昆山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苏军伟介绍,他接手这个案件时发现,该公司的主要财产包括尚未办理产证的 15 亩土地、3000 多平方米的厂房以及 28 项机器设备,如数控加工机床等。若按照破产程序,这些财产会被法院分拆拍卖,这样一来,企业资产价值会大幅下降,债务清偿比例也不会很高。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处于债务困境,然而其市场并未丢失。管理和经营团队依然存在,并且还有未完成的项目以及新项目订单预期收入,这些可以作为偿债资金。部分债权人已经与企业达成和解。我们认为,该企业属于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能够通过和债务人和解的方式来挽救企业,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2024 年 12 月 25 日,债务人提出申请,昆山法院裁定该公司进入和解程序。2025 年 1 月 8 日,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协助企业引入银行共益债融资,在今年春节之前,累计向职工发放了 200 万元工资。

重整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思的过程。政府和法院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将公司的发展情况梳理了一遍,这帮助周信华理清了经营思路。如果按照破产清算流程,在清算结束后,他的公司将会注销并消失。而现在达成和解,他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期偿还债务人的欠款,并且公司也有机会获得重生。

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

他认为,前往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就如同前往医院进行“看病”那般。借助政府和法院的“把脉”,从而获取到了一剂能够医治公司“积病”的药方。

昆山市人民法院的党组副书记以及副院长殷博文表明,破产法律制度的目的是去解决市场主体的救治与退出方面的问题,并且它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工具。

精准施策:“门诊式”分级救治

威人科技产业园位于昆山市陆家镇,在 2022 年遭遇了危机。因为运营方威人公司经营不善,导致产业园陷入债务困境。这一变化不仅对威人公司自身产生了影响,还波及到了园内的 36 家企业以及 600 余名员工。

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

昆山威人科技产业园。图源:微信公众号“昆山发布”

威人公司于 2000 年成立,原本是服装生产企业。近年来,它谋求转型升级,把企业的原址改建成了威人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 2.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接近 8.3 万平方米。威人公司陷入了债务危机,结欠各类债务总计约 6 亿元。之后,相关纠纷被诉至昆山市人民法院,共涉及 24 件诉讼案件和 12 件执行案件。

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

欧平向记者告知,威人公司在把厂房、仓库等租赁给入驻企业之前,就已经将这些资产进行了抵押。倘若通过拍卖程序来处置资产,就必须依照法律解除租赁关系。如此一来,园区内的 36 家企业将会面临着寻找新的厂房和仓库的情况,并且还需要重新进行装修以及搬迁设备。同时,600 多名员工的就业也会受到波及,并且还会对上下游的产业链产生影响。

执行法官把相关案件情况报告给了企业重整服务中心。中心经过研判,决定采用破产重整的方式引进投资人来出资偿债,以此化解威人公司的债务危机,保障威人科技产业园能够正常运营。威人公司提出申请后,昆山市人民法院为其启动了重整程序。该程序确定了苏州百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重整投资人,这家公司负责产业园的物业管理,并且熟悉园内企业的情况。同时,引入了 1.85 亿元的重整投资。

三月初,澎湃新闻在威人科技产业园进行采访调研。调研发现,该园区已经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入驻企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目前,威人公司的抵押权、建设工程优先权、职工债权、税收债权都已实现全额受偿。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提升了 10 个百分点。作为威人公司的重整投资人,我们仅仅用了 45 天,就使得产业园实现了平稳过渡,园内的企业全部得以留存在产业园内继续经营。”苏州佰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2024 年 12 月,昆山法院对威人产业园进行了回访。回访中发现,园内的从业人员增加到了 700 人。同时,该产业园的年产值达到了 6.5 亿元,纳税额为 3500 万元。

欧平称,产业园区在聚集创新资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培育新兴产业,对强链补链也有帮助,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企业重整服务中心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盘活一家企业”,进而“挽救一个园区”,同时“稳定一批就业”,并且“保障一系列产业链”。

目前,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专门的法律服务,包括为企业“量身”定制破产启动的时机,以及提供全类型的保护等。欧平比喻说:“就如同在医院进行挂号诊疗那般。”

中心与辖区政府部门构建了市场运行信息共享机制。会定期对企业欠薪、缴税以及员工社保波动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还搭建了企业困境等级诊断平台,能够动态采集企业存量资产、负债以及仲裁、诉讼案件数量等信息。以此精准地判定企业的困境程度,并且设置了短期困难型、中期艰难型、长期危困型、落后淘汰型这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有针对性地提供破产保护方案以及融资渠道支持。

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_

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

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有“门诊式”分级救治保护体系。澎湃新闻记者丁珏汭进行了拍摄。

具体来说,对于有潜在风险的“未病”企业,要及时给予预警,并且督促其防御风险;对于暂时处于经营困难的“小病”企业,通过延缓执行相关程序以及宽限履行期限等方式来指导其进行自救;对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大病”企业,要灵活地选择强制监管、预重整或者重整等模式,以推动其再生;对于已经没有挽救价值的“膏肓”企业,要高效、审慎且有序地进行出清。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昆山答卷

昆山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它被誉为国内的“最强县级市”,并且已经连续二十年在百强县中位居榜首。在这背后,昆山那优质的营商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中,企业破产制度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觉得,有效的破产制度能让无法生存的企业迅速清算,还能让能够生存的企业进行有效重组。反之,如果破产制度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企业的重组和清算流程,就会加重这些企业的经济困境。

殷博文在介绍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时表示,司法不仅能够充当纠纷的裁判者,还能够成为生产要素的配置者以及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他指出,在长三角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那些经营不善的优势资源可以借助司法程序来实现盘活。以往进入破产清算的大宗资产,在招拍挂网站上,一拍时折扣为 7 折,二拍时折扣为 8 折,资产的保值率比较低,相应的债务清偿率也比较低,我们不仅要为企业救火、清理债务,还要把存量资源进行更好的配置。

_昆山持刀砍人案看法_昆山持刀砍人案案例分析

2024 年,昆山企业重整服务中心将 121 万平方米的土地厂房盘活了。这背后意味着产能得到了释放。

1984 年,昆山自行出资开辟了一个工业新区,其面积仅有 3.75 平方米。之后,这片土地发展成为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此过程中,开创了在县级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先例。2024 年,昆山开发区达成地区生产总值 2725.19 亿元。它仅占据昆山九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却完成了近 30%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时,它还完成了近 40%的地区生产总值。并且,它完成了近 50%的工业产值。此外,它完成了近 70%的进出口总额。

部分地区还在争论“救企业还是保债权”的时候,昆山通过敢为人先的司法实践给出了答案。法治化营商环境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企业“进法院就像进医院一样”,企业有了病能够医治,有了药可以治疗,治愈之后才能够奔跑。

评价这场司法实践的价值,当地一位企业家这样说:“昆山给予了企业两样极为珍贵的事物。其一,是让企业能够活下去的机会;其二,是给予企业再来一次的勇气。”

澎湃新闻记者 丁珏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