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正形成新的焦点与悬念,并且拉出了新的对抗线。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周六召集了 29 位国际领导人参与电话会议。其目的是构建一个援助乌克兰的“自愿联盟”。会议还讨论了派遣多达 10000 人及以上的西方“维和部队”,而这是俄罗斯坚决不予以认可的。俄方在周日再次发出警告。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宣称,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部署“维和人员”的行为,将会引发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开战。
斯塔默在周六时语气强烈,他表示现在已经进入该计划的“行动阶段”。这些国家的军事首脑会议将于本周四举行,斯塔默称“世界需要立刻采取行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周六的表态更为强硬。他向法国媒体表示,“乌克兰拥有主权,倘若乌克兰要求盟军进入其领土,这并非是俄罗斯能够决定其可以接受或不可以接受的事情。”其言下之意为,欧洲军队有进入乌克兰领土的可能。
马克龙被视为“自愿联盟”理念的领导者,斯塔默也被视为“自愿联盟”理念的领导者。两周前,马克龙曾表示,在未来几周内,欧洲“维和部队”不会出现在乌克兰,要等到停火实现之后才会进行部署。然而,他现在的强调重点与两周前有所不同,现在与俄对抗的味道更强了。
梅德韦杰夫推文截图
梅德韦杰夫的回应达到了很强的程度。他斥责马克龙和斯塔默在“装傻”,因为他们多次被告知维和人员必须来自非北约国家。他直截了当地说,他们就是想向基辅的“新纳粹分子”提供军事援助。这意味着要与北约开战。他还让他们去问问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们这些人是卑鄙小人。
俄罗斯坚决反对欧洲(北约)国家军队向乌克兰部署。英法带头强力推动“自愿联盟”国家军队进入乌克兰的计划。斯塔默表示会持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同时会更严厉地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迫使俄方接受停火。这呈现出针尖对麦芒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总体上支持欧洲军队进入乌克兰以监督停火。这段时间,他施加了两个方向的压力:其一,要求乌克兰接受失去领土并放弃加入北约,他在这方面基本达成了目标;其二,要求俄罗斯尽快接受 30 天停火协议,并且在哪些国家的军队可以进入乌克兰维持和平的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态度,而在这方面他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本月初,马克龙和斯塔默在伦敦市中心举行的乌克兰峰会上坐在一起(图源:法新社)
欧洲有一万人以上的“维和部队”,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它会是维和历史上规模较大的行动之一。周六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参加的电话会议。若这支维和部队的主体由西方国家构成,且大多又是北约成员,俄罗斯会担心并拒绝,这与它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相同的安全逻辑。
西方“维和部队”是否会在未获俄方同意时,依据基辅的单方面要求而强行进入乌克兰呢?再进一步设想,他们是否会在停火尚未达成之际强行闯入乌克兰呢?我认为,尽管俄方已发出明确警告,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形势的改变,这两种假设都并非绝对不可能发生。
美国已大幅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若欧洲国家做出某一“冲动决定”,俄方必定会感到愤怒。然而,大环境已与先前不同,情况变得复杂起来,美国的角色也变得难以捉摸。在这种情况下,俄方要如何泄愤并坚守自己的主张,所受到的牵制也会增多。特朗普打乱了之前的格局,从而出现了“浑水摸鱼”“歪打正着”的新可能性和新空间。欧洲国家军队若真的强行闯入乌克兰,那么对于俄方来说,能够用以制止他们的工具并非很多,且力量也未必强大。
“维和部队”的问题成为了一个不确定性和变数都极大的新方向,并且这个新方向会对全局产生牵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