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报道,武汉欲打造“校友经济总部基地”,以使“北至京津冀、南至粤港澳”的校友资源在武汉汇聚成势。3 月 20 日,“聚江城、建支点、赢未来”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座谈会在珞珈山上举办,有 30 多位武大校友以及政府平台、政府基金相关人员等参与会议。
武汉人才集团董事长是高尚,他是武大校友。高尚介绍说,该集团能够为各类人才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在基金服务这一方面,集团规模达到 10 亿元的基金已经有部分资金到位。这些资金会优先支持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同时,集团储备的人才项目超过 2000 个。并且,集团还在积极探索人才金、人才贷、人才险等金融服务体系,以此来助力校友创业。此外,集团运营的武汉科创联盟平台“武创通”去年促成的交易额达到了 23.5 亿元。该平台设立了武汉大学专区。并且,它还积极地拓展了海外人才联络点。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曹余良教授介绍,深圳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对外联系也很紧密,而武汉的科研实力很雄厚。企业把研发放在武汉,生产放在深圳,这样就能实现优势互补。他建议,武汉需要提高对新兴行业的支持效率和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在遇到行业问题时能够快速组织资源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的试点工作。
武大成立 130 年了。在这 130 年中,已有超过 70 万的武汉大学校友从珞珈山走出。这些校友遍布五湖四海,并且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了翘楚。
市人才工作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介绍。武汉成立了江城基金和武汉基金。目前我市产业基金规模已超 360 亿元。这些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引进重大人才创新项目。对于能对我市产业作出重大贡献、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市、区人才基金可给予股权投资支持。通过抓住人才和资金这两个关键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当下,据介绍,武汉市会大力扶持企业引进人才,尤其着重支持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校友资本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场所。未来,武汉会主动发挥校友企业家的作用,定期举办校友企业家活动,促使全球校友资源和武汉的产业需求能够精准地相互匹配,构建起“校友经济总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