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在 2024 年 5 月 24 日开始,会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不过客户依然能够通过交通银行的智能机具来办理有卡取款,也可以通过扫码取款,或者前往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去年 6 月 4 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公告称将于 2024 年 6 月 7 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的“ATM 无卡取现”功能。同时,现金机具(包含现金智能柜、ATM 等)也将不再支持该功能。去年 6 月 28 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公告称自 7 月 10 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 ATM 扫描取款服务。
去年 12 月 1 日,栖霞农商银行以及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发文表明,会对自主设备无卡取款业务进行调整。在那个时候,栖霞农商银行称,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并且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该行从 12 月 1 日开始将会陆续取消自助设备“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随着移动支付开始兴起,现金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了。银行相继关闭了 ATM 的二维码存款功能,这与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有关,也与相关功能使用起来比较繁琐等多种原因存在关联。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从用户的视角而言,随着移动支付逐渐兴起,现金的使用频次有所降低。银行陆续关闭了 ATM 二维码存款功能,这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以及相关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繁琐等诸多原因存在关联。在记者进行调研的过程当中,有客户向记者表明,银行进行扫码存取款的操作较为麻烦,平日里其使用的频率也比较低。
北京居民王先生告知记者:银行扫码存取款存在不便之处。其一,需先登录手机银行进行扫码验证;其二,要选择账户;其三,还得再次输入密码才能完成存取款操作。通常情况下,平时使用现金的需求本身就不是很多。倘若确实有需要,直接拿着银行卡前往 ATM 机进行操作会更为便捷。
招联的首席研究员,同时也是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的副主任董希淼向记者做出表示。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扫码存款以及其他无卡存取款所采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其安全性相对较低,这是银行对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影响的角度来看,客户对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整体需求并不是很多,对于银行来说,该项业务的业务量比较小,客户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存取款操作,所以在调整之后,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预计后续还有银行可能会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无卡存取款业务调整后,客户需要携带银行卡才能进行存取款操作。这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财产安全。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种调整有助于银行做好风险管理,并且对降低运营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银行人士称,伴随金融科技的进步,银行得借助数字技术去对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以及应用场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改造。从实际状况来讲,银行正在持续地探索转型之路,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并且对现有的 ATM 机功能展开优化升级的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证券报、公开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的内容以及数据仅仅是供参考的,不能够构成投资方面的建议,在使用之前请进行核实。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操作,所产生的风险需要由自己承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