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招聘师,你听说过吗?生活服务体验员,你听说过吗?民宿管家,你听说过吗?整理收纳师,你听说过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你听说过吗?碳排放管理员,你听说过吗?秸秆经纪人,你听说过吗?数字化管理师,你听说过吗?
近年来,新行业和新赛道纷纷出现,一些传统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一批新职业借着这股发展的势头,快速地产生了。从 2019 年开始,人社部先后发布了好几批新职业目录。这些新职业不但改变了就业市场的布局,还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创新的力量。
新职业带来了就业乘数效应。一个家庭整理收纳师从事工作,能激活家居设计以及智能储物等产业;一个无人机驾驶员出现后,带动了飞手培训和设备维护等多个衍生岗位……全新的就业机会存在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在那里,等待着被发掘和把握。
新消费催生“职业新鲜人”
民宿管家等,整理收纳师等,网络主播等……近些年来,消费领域的新形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有许多之前未曾听闻过的新职业纷纷涌现出来。人们把这些从事新职业的人称作“职业新鲜人”。
职业新鲜人的“新”体现在扎根于持续变化的消费市场。他们于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里去挖掘新的机遇,并且在其中寻找就业创业的机会。
河南老君山洛珠天吉民宿的主理人陶垒之前从事医药行业。2018 年,他转型成为一名民宿管家。如今,他已成长为运营着 6 家民宿的主理人。每年,他都奔波于江苏苏州、海南三亚、新疆喀什等多个地区的民宿之间。陶垒说:“我曾在国外偶然接触到民宿,那时国内民宿还未发展起来,那次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心中的新职业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消费市场这片沃土。
消费市场呈现出复苏回暖的态势,消费热情一直在持续上升,这种情况助推了整理收纳行业的快速发展。“从今年开始,整理收纳服务的咨询量以及整理收纳师培训的咨询人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加。”整理收纳品牌留存道的创始人卞栎淳向记者进行了告知。
新职业、新工种正式“入编”之后,越来越多“职业新鲜人”开始行动。然而,从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方面来看,“职业新鲜人”有不少“天然”的不足;从业务水平方面来看,“职业新鲜人”也存在一些“天然”的欠缺;从服务能力方面来看,“职业新鲜人”同样有不少“天然”的短板。
卞栎淳称,行业当中并不缺少整理收纳师这一职业,所缺少的是具备规划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统筹能力的整理收纳方面的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保持就业稳定以及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在消费领域中产生的新职业,其面对的是处于快速变化状态的市场需求,因而更需要持续地对职业技能进行更新,使其与需求侧相适配。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网红”
这两年,若问求职者心目中的热门职业选择有哪些,网络主播必定榜上有名。然而,网络主播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只是直播行业众多岗位中的一个。凭借规模化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一个直播间造就了数据分析师、视频剪辑师、成本核价师、互联网营销师、信息流广告营销专家、探店达人等诸多就业机会,成为新职业产出的“大户”。
以快手平台为例,数据表明,到 2024 年末时,快手平台对就业机会有带动作用。其中直接或间接带动的就业机会达 4320 万个,还催生了 174 个新职业类型。这些新职业类型包含电商直播操盘手、AI 应用师、粉丝营销师、直播投流师、助播、直播中控、生活服务体验员等,且是年轻人所青睐的职业。
市场对直播行业新职业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同时大量求职者也有意愿加入到这个行业中。然而,人才供给相对不足这一情况确实存在。去年年底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表明,到 2023 年 12 月为止,国内有 1508 万人将网络主播当作主业。并且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 1941.5 万人。
当年轻人加入银发新赛道
养老需求从“生存型养老”转变为“生活型养老”,变得日益多元化且专业化,进而带来了更多的新就业机会。
如今,“90 后”“00 后”越来越多地加入这个新赛道。他们为老年人带去了更多温情,同时也开拓出了前景广阔的职业发展新空间。这些新职业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陪诊师、认知障碍护理师、居家养老管家、安宁疗护师、助浴师等,它们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补齐了民生服务的短板。
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的院长是屠其雷,他是一位教授。屠其雷表示,不同年龄的老年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以及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他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种情况促使职业领域走向了细分化。失能老年人数量在增长,这使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在增长,同样让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他们在日常生活清洁方面存在困难,于是助浴师这一新兴职业便应运而生了。
传统观念认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如今,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子女难以独自肩负起全部养老的重任,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屠其雷提及,许多老年人自身也开始主动接纳专业养老服务,积极追求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社交娱乐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渴望。
这一观念的转变使得养老服务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同时也为养老新职业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绿色”成新职业关键词
绿色是新职业的一个重要标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一批绿色职业开始出现。目前,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被标注的绿色职业已经有 134 个,这些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 8%,其中包括碳排放管理员、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秸秆经纪人等。
近年来,四川成都在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品牌方面取得进展。这一进程催生了一批从事绿色职业的人员。这些人员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人们也将这些从业者生动地称作“绿领”。
跨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培训和考试,目的是提升自身相关素质并适应行业绿色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获得《专项职业技术能力》证书,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绿色专业建设时,会更有发言权;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制定政策时,会更胸有成竹。专家称,绿色职业体系的构建以及完善,这对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促进就业创业,还能引领职业教育培训的改革,并且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智造升级渴求新型工业人才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批新型人才在新岗位上引领潮流,他们成为助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新质生产力”。
未来的先进制造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适应变化”和“复合型”是关键所在。专家表明,因为新业态不断地出现,新技术引领着行业进行跨界融合,所以新型工业人才需要从只钻研一项专业技术的“I 型”人才,转变为具备沟通、经营等综合能力的“T 型”人才,甚至要转变为熟悉多个制造行业知识且能够融会贯通的“Π 型”人才。
在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之际,怎样才能尽快构建起制造业新型人才的批量培养以及可持续供给的生态,这依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广东东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城市,已经初步为新型工业人才的培育树立了榜样。
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阶段,东莞企业对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渴求程度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广东智通人才连锁集团人力资本研究院院长姜允萍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情况。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智通研究院对东莞 449 家规上企业 2024 年的招聘数据进行了采集与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企业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态体系。其中,以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代表的 6 类新兴职业群,是该行业典型的职业需求之一。智能制造在加速发展,具备新兴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会成为未来企业争夺的重点,姜允萍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电子信息这个行业当中,新职业的增长态势显得更为突出。智通研究院针对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那些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其招聘需求在研发、测试、制造等各个环节都有分布。
行业新兴职业群内,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系统操作员人才需求指数达 7.33,其需求非常旺盛;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系统运维员人才需求指数为 2.80,需求也很旺盛;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人才需求指数是 1.85,同样需求旺盛。同时,数字化人才具有显著发展潜力,企业对其需求在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