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借全国首部区域ESG白皮书开启高质量发展,锚定ESG系统化实践未来

admin

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且由 ESG 引领。2024 年发布的全国首部区域 ESG 白皮书——《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中,对于未来蓝图的描绘便是上述内容。

彼时,苏州工业园区正处于开发建设 30 周年之际。园区一次性落实了《ESG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及 12 项配套政策。这意味着这个连续八年在综合发展水平方面位列第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正式开启了 ESG 系统化的实践进程。

“ESG”所指分别为环境、社会和治理。起初,其关注主要集中在投资领域和企业范畴。之后,以人为中心的“城市 ESG”概念开始出现。从宜居环境、社会和谐以及城市治理等角度出发,助力城市去探索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全国已经有至少 6 座城市先后发布了 ESG 相关行动计划,这些城市包括上海、北京、苏州、邯郸、厦门、深圳。而以经开区为主体率先行动的,苏州工业园区是第一个。

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何要大力践行 ESG 呢?ESG 能够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什么呢?在这一年当中都有哪些进展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正在给中国的更多城市及其经开区提供转型的参照。

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

ESG重构 催生经济新增长点

全国最早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中,有苏州工业园区。它在 1994 年 5 月诞生之时,就种下了 ESG 的种子。例如,园区将“产城融合”作为核心定位,采取“先规划、后建设”的方式,摒弃了只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长轨迹验证了发展模式的成功。商务部年初公布的信息表明,苏州工业园区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它连续 9 年位列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第一;2024 年进出口总额位居第一;实际使用外资排名第四。

苏州工业园区和许多其他经开区一样,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转型的课题。

并且近三年呈现出了企稳向上的趋势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

全球经贸规则正在进行深度的重构。例如,在面对欧盟所推行的碳关税以及美国以“对等关税”形式重塑的贸易壁垒时,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外向型经济技术开发区,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陈霞认为,对于园区转型这一课题,不仅仅要关注 GDP 的规模以及增速,更为重要的是去寻找新的增长点,并且要提升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ESG 产业的发展以及 ESG 应用的实践,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的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刘轶芳告诉我们,ESG 理念体现了区域面向未来发展所具备的底气和竞争力。

园区发展 ESG 产业,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够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良好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从而为区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刘轶芳表示。

不仅要做,还要做得快。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

2024 年 6 月,苏州 ESG 创新产业中心开始正式开园。在现场,“园区引入的 ESG 七大领域”得到了展示,这些领域包含研究机构、环境服务、评级机构、绿色金融、数字方案、认证培训、咨询机构等。

目前,有 64 个项目进驻了该创新中心,签约率达到 90%。这种 ESG 产业集群很密集,这得益于园区的“专业化招商+定制化载体”机制,使得技术落地周期大大缩短了。

陈霞展示了以下数据:ESG 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在这半年里,已经完成了超过 200 家企业的自诊断工作。同时,还挖掘出了 20 余个标杆案例。

这种系统性支撑正在对产业逻辑进行重构,使其转向“生态价值”竞争。在 ESG 产业创新中心内,企业既可以找到碳核算服务商,又能够对接绿色金融产品,同时还可以参与行业沙龙,并且获取国际标准动态。

苏州工业园区官网的数据表明,在 2024 年,该园区达成了地区生产总值 4002.4 亿元。同时,园区中 ESG 产业相关的企业数量超过了 400 家,其营收达到了 600 多亿元。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

ESG生态系统的重构,催生新的增长点,显示了强势的生命力。

ESG选择 打消企业“成本焦虑”

在不少企业看来,与园区的主动选择不同,“ESG 仍然是成本项”。

企业 ESG 转型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这是一个痛点。陈霞表示:对于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如何让入驻企业接受 ESG、拥抱 ESG 以及实践 ESG,是转型过程中的重点之一,需要去说服、促进和推动。

她介绍,园区为了这个目的上线了全国首个 ESG 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一期设计了 37 个定性诊断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帮助识别出环境管理方面的短板。这些模块也可以帮助识别出供应链合规方面的短板。这些短板属于共性短板。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

企业凭借平台诊断,能够通过内部研讨来进行优化,进而寻找改善方案。例如,有一家电子制造企业借助平台察觉到了空压机余热回收方面的潜力,在进行改造之后,能源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另外还有一家化工企业暴露出了废弃物分类精细度不够的问题,随后便启动了产线优化工作。

据悉,平台二期将 S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行业标准引入进来了。这样一来,进一步提升了诊断的精准性。

刘轶芳觉得,在企业层面,苏州工业园区促使国资、民企以及外资企业相互进行协作,彼此优势互补,并且积极践行 ESG 理念,从而形成了一批出色的案例。这些实践不但让 ESG 理念在园区得以落地生根,还给其他地区提供了能够复制以及推广的模式。

“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最强经开区”转型,为何瞄准这个赛道? | 智库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