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卓张鹏 王颖
大家好,我是数字人“融融”,旁边这位是我的伙伴“通通”。从今往后,我们将致力于全方位地为大家介绍本科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不久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第十二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这对湖北省高校中首次出现的教务数字人正式与大家见面。凭借我们生动有趣的交互方式和鲜明的形象,我们迅速成为了会议现场的焦点。
“融融”与“通通”这两款产品是由该校中韩新媒体学院的学生创业团队负责研发的,它们的名称灵感来源于学校“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的教育理念。其中,“融融”代表女性形象,而“通通”则代表男性形象,两者都以极具亲和力的虚拟形象示人。它们的目标是通过智能交互技术,为师生们提供定制化的教务服务,并且将经法管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团队对校园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他们设计的功能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该校教务部副部长郝新春指出,数字人能够精确传达教务信息、展示教学成效,而且能够通过语音、图文等多种交互模式,生动地展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新生入学指导环节,“融融”能够通过模拟实际场景来解答同学们关于选课的疑问;而在学科竞赛的宣传推广中,“通通”则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对赛事的具体规则进行详细解析。
中南大学教务部部长钱学锋在数字人的定位问题上指出,这种卡通形象的运用能够提升服务的亲切感,并且不会受到情绪波动或疲劳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信息传递的连贯性。此外,通过积累交互数据,可以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的参考。然而,他明确强调,数字人并非要取代人工,而是旨在与现有服务相辅相成,共同打造一种“智能与人文相结合”的新型教务环境。
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强调,教务数字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学校在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同时也是“财经政法融通”特色教育模式的一项创新尝试。展望未来,学校将致力于发展智慧教育,不断加强线上课程和混合式课程的建设,深化数字资源的运用,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步。
据了解,“融融”和“通通”已在校园内多个场合进行了试用,涉及教务咨询、招生推广以及教学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接下来,它们将逐步覆盖教育教学服务的各个领域,旨在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智能化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