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近期,重庆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刘某乔所发表的14篇SCI期刊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校对此表示,已对此事给予高度重视,并已组建专门的工作组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一旦发现存在不合规行为,学校将依据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引发争议的推文截图
原因在于,多则官方账号的推文公布了2023至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重庆籍代表名单,其中重庆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2021级学生刘培乔的个人信息显示,他发表了5篇SCI一区期刊论文,9篇SCI二区期刊论文,并且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
本科期间,作者已成功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这一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通过在“ResearchGate”官网以重庆大学和刘某乔的名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确实找到了14篇由重庆大学刘某乔发表的SCI论文。然而,在这14篇论文中,刘某乔并非每篇都是第一作者。
在众多论文的作者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重大教授刘某华、刘某龙等知名人士的身影。根据知网的数据,从2016年11月8日至2023年6月2日,共有14项发明专利的发明者名单中包含了刘某乔的名字。同时,刘某华和刘某龙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官方网站上明确指出,刘某华和刘某龙都是该院的教职员工。其中,刘某华是该院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而刘某龙则担任教授职务。通过时间线索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2016年的刘某乔当时应该是一名初中生。此外,有媒体曾报道,刘某华与刘某乔之间存在父女关系。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信息表明,刘某华目前担任副院长一职,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他还分管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以及创新基地等部门。
重庆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网站收录的刘某乔的发明专利
5月9日,面对外界对相关论文的质疑和广泛讨论,我国一所知名高等学府的工科博士研究生向极目新闻的记者透露,鉴于他并非这些论文的首位作者,因此这些论文对于刘某乔而言,其价值并不大。他表示:“假如她确实参与了论文撰写前后的所有工作,那么以她的名字作为作者并无不妥,但若是她并未实际参与研究,却硬要将自己的名字添加进去,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背景,那么这种行为就值得商榷了。”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指出,有关刘某乔“发表”了超过十篇论文的说法并不确切,或许有夸大之嫌。实际上,刘某乔并非这些论文的首位作者或通讯作者。一篇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其首位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大型实验中,可能有多达十几人参与其中,而刘某乔只是作为作者名单中的一员,很难断定她是否参与了核心工作。因此,不能说这些论文是她所发表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确实参与了这些研究。”
国内另一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工科博士生在接受极目新闻的采访时提到,尽管参与众多科研项目的学生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在评价含金量时,评委们可能更注重学生在这些科研活动中的核心贡献。
5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试图与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取得联系,遗憾的是,未能得到任何回应。而重庆大学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有专项工作组介入调查,目前尚无更多详细情况可供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