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4日澳大利亚首例企业碳中和营销诉讼开庭

admin

5月14日,澳大利亚环保组织对能源巨头澳大利亚能源提起诉讼,指控其涉嫌在“碳中和”承诺上发布虚假信息。此事件在联邦法院审理,标志着澳大利亚首次对企业涉及“碳中和”推广和“漂绿”行为提起法律诉讼。

《卫报》披露,环保团体“父母气候”指责,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宣称通过购置“碳抵消”项目,旨在抵消其产品或服务带来的碳排放,以此达成所谓的“碳中和”目标。

中院起诉诉讼标的__起诉中是什么意思

企业通过投入资金于环保举措,诸如植树造林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以抵消其无法削减的碳排放量。此类举措在理论上有助于降低或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企业获得所谓的“碳信用额”,以作为其参与碳抵消活动的凭证。碳中和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段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总量,通过采取植树造林、节能降耗等措施,旨在抵消其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从而实现排放的正负相抵,力求达到相对的“零排放”状态。

环保机构指出,化石能源的排放无法仅靠补偿措施彻底根除。故此,澳大利亚能源公司所宣称的“碳中和”策略存在误导成分,消费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他们的能源使用对环境无害。澳大利亚能源公司涉嫌违反了《澳大利亚消费者法》中关于禁止误导性宣传的相关规定,其行为涉嫌“漂绿”。

起诉中是什么意思__中院起诉诉讼标的

“漂绿”这个概念是由纽约的环保倡导者杰·韦斯特维尔德在1986年撰写的一篇有关酒店业的评论文章中首次提出的。文章中提到,酒店在客房内放置宣传节约用毛巾以“保护环境”的提示卡,但实际上,它们很少或者根本不致力于减少能源的浪费。实际上,毛巾的重复使用仅仅是酒店降低洗衣成本的一种手段。韦斯特维尔德指出,此类行为的根本动机通常仅仅是提升企业收益。他将那些看似环保实则并无实际环保效益、仅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统称为“漂绿”行为。

该案件标志着澳大利亚首宗对“碳中和”宣传活动的法律诉讼,并且是澳大利亚能源零售业首次因涉嫌“漂绿”行为而遭受司法追究。

_起诉中是什么意思_中院起诉诉讼标的

“‘父母气候’的CEO尼克·塞顿表示,企业有可能购置所谓的‘低质量’碳抵消额度,而这些额度实际上并未真正降低总的排放量。我们认为,企业若以此类抵消额度来宣称实现碳中和,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塞顿强调,“这实际上是一种营销手段。在极端情况下,企业甚至可能将此视为继续污染的借口。”

在面临诉讼的压力下,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已暂停向新客户推广“碳中和”产品。据其官方网站公告,该公司将分阶段结束向已加入该项目的用户提供的“碳中和”服务。此外,公司表示,基于商业考量,决定关闭“碳中和”项目,并将主要精力转向审查及更新旨在协助客户减少碳排放的方案。

起诉中是什么意思__中院起诉诉讼标的

若环保组织赢得诉讼,法院或许会责令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发布更正公告,并认定其违反了《澳大利亚消费者法》。这一裁决有望促进澳大利亚碳交易体系的变革,激励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强化监管力度,同时增强消费者对环保标识的警觉。此案判决或许将为今后企业面临“漂绿”指控提供法律依据,并促使政府实施更为严格的遏制策略。

实习生 孙旺琪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起诉中是什么意思_中院起诉诉讼标的_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