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遭遇枪击后,各国领导人表态,普京为何保持沉默?

admin

特朗普遭枪击幸存后,世界各国领导人,无论是美国的盟友还是竞争对手,都对枪击事件表示哀悼,并予以谴责。

【特朗普遭枪击后仍不忘鼓励支持者】

中国外交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前总统特朗普遭枪击事件表示关注,中国领导人已向前总统特朗普表示慰问。

相比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却意外对此保持沉默,这极不寻常。

只有普京的首席助理佩斯科夫出面表示,俄罗斯明确谴责在政治斗争中使用暴力,俄方祝愿伤者早日康复,并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这里的伤者显然也包括耳朵受伤的特朗普本人。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进一步指责美国煽动“对普京总统的攻击”,并表示“这笔钱最好用来资助美国警察和其他执法机构”。

【中方对前总统特朗普遭枪击表示关切】

在谈到特朗普遇刺事件时,不少人将其与两年前安倍晋三遇刺事件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安倍遇刺事件后,中俄两国在不同层级向安倍晋三家人表达了哀悼和慰问,但很大的不同是,中俄两国当时都表示“安倍晋三为两国关系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特朗普毕竟没有死,还有连任总统的可能,因此现在断定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美俄关系有没有做出“贡献”,还为时过早。

不过从目前来看,特朗普若再次上台,很有可能会继续为俄美关系发展做出“贡献”,而对于中美关系而言,很可能更多的是坏消息。

特朗普可能迅速推动结束俄乌冲突

本月8日,特朗普亲笔撰写的《2024年共和党政纲》正式发布,这份介绍特朗普未来四年施政纲领的文件,仅有16页,共包含20项承诺,十分简明扼要。

文件明确指出,美国将取消对华最惠国待遇,增加对华关税,逐步停止从中国进口生活必需品,禁止中国收购美国房地产和实体企业,并将继续加强军事建设,确保“无可争议的世界最强地位”,以制衡中国的军事力量。

但话说回来,特朗普枪击事件与他对华不友好的政策是两码事。正如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所说:“尽管我们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存在深刻分歧,但我们始终反对政治暴力,无论它来自何方。”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或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

我们再回顾一下各国的反应,截至目前,虽然伊朗政府尚未作出官方回应,但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和的前总统内贾德在社交媒体上用英文谴责枪击事件,强调“任何恐怖行为都是反人类最令人发指的行为”。

事实上,以“反美斗士”著称的内贾德近年来不断通过社交媒体重塑自身对外形象,力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温和人物”。

俄乌冲突爆发后,内贾德在社交媒体上用英文写道:“普京先生,请停止这场撒旦般的战争,否则,你将一无所成,只有遗憾。”“伟大的乌克兰,泽连斯基总统,你的光荣抵抗揭露了撒旦的阴谋,伟大的伊朗站在你身边。”

内贾德近年来不断通过社交媒体重塑自身形象。

内贾德的态度与伊朗官方立场相差太大,难怪哈梅内伊连续三次取消内贾德竞选总统的资格,如果内贾德想再次执政,或许还得等待最高领袖迈出第一步。

委内瑞拉的表态也非常有意思,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说:“我们是敌人,但我祝愿特朗普总统健康长寿”——很直白,也说出了很多国家的真实感受,但委内瑞拉被美国制裁太过严厉、时间太长,所以无所谓了。

阿根廷总统米利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将矛头直指民主党为代表的左翼势力,认为左翼势力是此次袭击事件的主谋,称“左翼势力担心输掉大选,所以诉诸恐怖主义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阿根廷总统米利指责左翼]

相比之下,欧洲的反应则复杂得多,左翼和中左翼领导人基本都“谴责政治暴力”,“向所有遇难者表示哀悼”——枪击事件发生在特朗普发表演讲时,尽管特朗普转过头躲过子弹,但枪击事件仍然导致一名观众死亡,两人受重伤。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右翼领导人在声明中明确提到特朗普,梅洛尼表示“支持”特朗普,欧尔班甚至表示正在为特朗普“祈祷”。

奥尔班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前不久,在美国北约峰会期间,奥尔班在结束与拜登的会晤后,前往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豪宅海湖庄园看望这位前总统,这是他今年第二次与特朗普会面。

谴责暴力刺杀是各国政治共识,而且,这次未遂刺杀事件很可能造就了未来的美国总统,各国在向特朗普表示慰问的同时,很可能也在加紧为特朗普上台做准备,制定相应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