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 40 平方米,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admin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

倪虹首先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三个方面的新成效。

第一,住房和房地产方面,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有房可住。到2023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6400多万套,1.5亿人以上实现平安住房梦,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参保覆盖。

二是城市工作方面,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城区社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末,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城镇居住人口超过9.3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累计改造老旧城区社区25万多个,惠及4400多万户、约1.1亿人。

三是在建筑业发展方面,深化建筑业改革,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转型升级,努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贡献。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1.6万亿元,增加值达到8.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吸纳就业岗位5000万个以上。

谈及下一步工作,倪虹介绍,一是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理念上,要深刻领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二是体制上,要以政府为主力满足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力满足多元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体制上,要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使用制度,为房地产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四是要素配置上,要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新机制。

二是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坚持“民建城为民、城为民”的原则,适应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坚持“先体检、后更新”的原则,把体检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更新中要解决的重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便捷、更舒适、更美好。

三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坚持标准引领、科技赋能,重点改革完善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一揽子基础制度,努力构建现代建筑业体系,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质量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

住房交付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交了钱就应该拿到房子。

在谈到“住房保底”问题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住房保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交了钱就应该拿到房子。

董建国表示,5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住房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住房保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对打好城镇商品住房项目保交付攻坚战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会后,一系列稳定市场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住房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措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为打好商品房项目交付保卫战,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金融监管局组织地方开展“大排查”,全面清理已销售未交付的在建商品房项目,锁定了按合同应在年底前交付的396万套住房。作为住房交付保卫战的目标任务,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在国家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局落实住房保卫战总体方案要求,联合发布政策文件,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政策培训,明确住房保卫战工作安排,拓展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效能。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慎采取产权保全措施等问题,明确司法支持措施。在地方层面,各城市按照要求制定本市住房保卫战实施方案,明确交付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分项目处置方案;一些省份还制定了省级住房保卫战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保障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国家、省、市三级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必进”白名单,商业银行落实尽职豁免要求,提供“该贷必贷”的融资支持。目前,商业银行已按审批程序批准“白名单”项目5300余个,批准贷款金额近1.4万亿元。这些资金正按照项目进度陆续拨付到位,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和落地。

三是按照“一项目一策”原则分类施策。指导各地推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个专班、一家银行、一名审计师、一名法官”模式,该模式在郑州先行试点,在全国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确保项目建设和交付;对负债超过资产的项目,加快项目开发商破产重整或清算,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优先受偿的规定,优先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推动项目按时保质交付。保障房交付的目标是将符合交付条件的房屋交付给购房者。建立了全国保障房交付信息系统,对每项交付任务都进行“一份合同、一户一身份证号、一个联系电话”的匹配,使工作目标落实到户、到购房者,交付一套、取消一套。同时指导各地切实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交付项目符合入住条件,防止出现货不对版的情况。此外,自然资源部还出台了保障房项目房产证发放的配套文件,力争实现保障房项目房产证“全发放”。

住房保供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老百姓交了钱,就应该拿到房子。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购房群众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责任,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全力打赢商品住房保供攻坚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