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中国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调整

admin

中国网12月31日报道,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通知》规定,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推迟至63岁,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分别推迟至55岁。或者五十八岁。自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延长至二十年,每年增加六个月。

实行延迟退休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谢丽丽在接受中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劳动者进入职场的时间已经相对延迟了。与此同时,平均预期寿命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人们退休后的寿命仍然很长。更长时期需要资金支持和社会参与,这就要求退休政策与时俱进,更好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完善特殊工种退休政策,明确失业保险待遇相关规定

《办法》指出,延迟退休将采取小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规划的原则。自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男性职工和女性职工将依法要求退休。退休年龄每四个月推迟一个月,分别为63岁和58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两个月推迟1个月,并逐步推迟至55岁。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

自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延长至二十年,每年增加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期缴费或一次性缴费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附表。

附《国务院关于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

当员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时,可以自愿选择灵活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年,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女职工50岁、55岁,男职工60岁。

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一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实施期间,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从事国家规定的井下、高海拔、高温、特别重体力劳动等特殊工种的职工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灵活延迟退休,延迟退休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实施中不得强迫职工非法或者变相选择退休年龄。

增强社会韧性,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延迟退休政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多方因素,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产生重要影响。

谢莉莉指出,从社会宏观角度看,延迟退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全社会应对疫情的应变能力。人口老龄化。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也需要相应调整,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这项政策将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是一些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年劳动力将能够继续发挥其专业优势,也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李丽说,“从个人角度来看,年轻的老年人有工作意愿和能力,有机会增加收入,退休后有更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能在工作中继续保持社会联系和自我认同,避免社会孤立风险,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吴晨迪)。

点击进入主题:

2025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