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在全国“农产品圈”中占据重要地位。烟台是传统农业大市,其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都很有名。
烟台的农品声名远扬,它为何能够引领新鲜呢?因为它地处北纬 37 度,拥有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也赋予了烟台农品与众不同的鲜美。并且,精心耕耘产业集群,重视品牌的打造和推广,为烟台农品持续“领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鲜”的禀赋:
黄金纬度孕育甜蜜农品
烟台有苹果,莱阳有梨。一提起烟台,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这句顺口溜。在金秋时节,莱阳梨以及烟台苹果依次成熟并上市了,那满山遍野都是果实,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 月 31 日,栖霞市寺口镇的苹果交易市场呈现出繁忙的景象。果农们在忙着售卖苹果,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所带来的喜悦。这是栾钦程拍摄的场景。
烟台苹果很有名。这源于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烟台处在胶东半岛东北部,处于北纬 37 度黄金纬度线上。它依山傍海,风光很美。拥有 1071 公里蜿蜒的海岸线。这里冬不严寒,夏不酷暑。山丘地貌富含有机质。并且日照时间长。所以种出的苹果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肉甜脆,香气浓郁。
顺口溜后半句提及的莱阳梨,在烟台的栽培历史更为长久,至今已有 400 多年。莱阳梨种植在五龙河沿岸的油沙地里,这里富含腐植质和云母。自明万历年开始,它被列为皇家贡品,获得了“贡梨”的称号。明代栽植的“梨树王”和“贡梨树”,现在依然枝繁叶茂,年株产量约为五百公斤。它的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黄绿色的果皮上还有些褐色锈斑。然而,去皮之后吃起来却让人感到惊艳,其果肉是雪白的,汁水十分丰富,口感脆甜且无渣。
烟台产出的“甜蜜农品”有很多。这些农品贯穿四季。它们丰富着全国消费者的味蕾。它们也丰富着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春天,烟台大樱桃率先登场,它素以“北方春果第一枝”闻名。它们圆润如珍珠,鲜艳似红宝石。每一口都能带来甜蜜暴击。红灯酸甜可口,美早紫红脆甜,黄水晶玲珑剔透……每年,烟台大樱桃会搭乘“樱桃专机”,飞往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消费者的身边。
夏末时节,在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烟台,一座座葡萄园中,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秋天的烟台变得热闹起来。烟台有最知名的烟台苹果和莱阳梨,除此之外,海阳甜柿也上市了,同时软枣猕猴桃也上市了。
烤薯界有一位“扛把子”,那就是烟薯 25。它烤制之后,口感软糯香甜,还会流油流蜜。近年来,它更是成为了“网红农产品”,在整个秋冬季节都非常热销。
“先”人一步:
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鲜美的烟台农品提供了生长的沃土。怎样将这份“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放大呢?在农业产业培育方面,烟台抢先一步,谋划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
烟台市的果蔬产业以“烟台苹果”为代表,这是该市的传统主导产业。如今,全市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 248 万亩,产量为 560 万吨,年出口量是 60 万吨,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同时,还建成了蓬莱东方海岸果谷、招远鲁冠等众多千亩以上的现代化果园。烟台拥有 2 家果品上市企业,4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以及 22 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食品产业是烟台谋划的 4 个千亿级产业之一。食品精深加工入选全市“9+N”制造业集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苹果、食用油、肉鸡、粉丝、预制菜等“6+1”产业集群。呈现出产业发展格局,即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各优其优、共促共进。
烟台的食品产业有多强?在预制菜产业方面,拥有龙大、春雪等一批出色的预制菜企业,已经形成了低温肉制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等 20 多个大类以及 400 多个品系……
烟台经过多年培育,目前有 17 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 93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 139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企业。有 15 家农字号上市企业。在这些当中,苹果、肉鸡、大花生产业已被选入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烟台提出,期望到 2025 年,食品产业产值能够达到 1400 亿元。
品牌领“衔”:
构建新矩阵,农文旅深融
农品众多,烟台在引领新鲜方面有所体现,尤其体现在品牌引领上。今年发布的《2024 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表明,烟台的苹果品牌价值达到 158.37 亿元,烟台的大樱桃品牌价值达到 61.40 亿元,并且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连续十五年在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中位列榜首。
农业品牌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品牌价值过硬的背后,体现出烟台人对“烟台农品”品牌的重视。他们着力去构建新的品牌宣传矩阵,并且推动“烟台农品”品牌元素与文旅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2023 年起烟台大樱桃红灯,烟台市主动去适应国内外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升级的形势。在稳固并提升“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等区域共用品牌的优势地位之后烟台大樱桃红灯,全力打造“烟台农品”品牌,以此来推动烟台农业产业高质量地发展。
在品牌推广方面,要突出“好农品,烟台造”的目标定位。以烟台苹果作为核心,将目光聚焦在年轻消费群体以及外地游客身上。构建起“天天有声音、周周有话题、月月有活动、年年见成效”这样一个新的品牌宣传矩阵。
推动“烟台农品”品牌元素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在进出烟台的高速口投放“烟台农品”广告,在蓬莱国际机场投放“烟台农品”广告,在动车站投放“烟台农品”广告,在市内主干道的公益广告位投放“烟台农品”广告。与烟台 17 路“网红”公交车合作推出“烟台苹果号”主题巴士,构建起流动的烟台苹果宣传打卡平台;联合文旅等部门,将目光瞄准马拉松、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以及农民丰收节、村 BA 等文化赛事活动,找准流量密码,讲好品牌故事,推出更多优质服务和精美周边,持续打造“烟台农品”文化宣传阵地,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烟台农品”品牌形象,增强本地市民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外地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获得感。
创新“烟台农品”宣传推广形式。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带货、宣传推广,且分层次、分地域、分重点进行;借助邮政平台和烟台农品出海政策利好,以增加烟台农品出口量和线上销售量。瞄准国内外中高端市场需求,组织农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推介活动,带领企业组团出省、出海,搭建农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产销对接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精准销售。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杨凡 杜晓丹)
新闻线索的报料通道如下:可以在应用市场中下载“齐鲁壹点”APP;也可以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有 800 位记者在线,随时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