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福山大樱桃2022年采收总结:减产价升与设施栽培的崛起

admin

2022 年大樱桃采收季已结束。烟台市福山区的大樱桃种植户有喜有忧。霜冻和干旱等情况致使大樱桃普遍减产。不过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涨。借助暖棚和提前休眠等技术,福山大樱桃首次在农历小年前上市。并且卖出了高价。设施栽培逐渐得到认可。

19 世纪 70 年代,大樱桃首次被引入中国,落户在烟台福山。到如今,已经过去了 150 多年。如今,福山区的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了 11 万亩,总产量超过了 8 万吨,产值突破了 10 亿元,品牌价值达到了 23.21 亿元,从而成为了在四方都享有声誉的“中国大樱桃之乡”。大樱桃在多年领跑之后,品种出现老化且单一的情况,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是散户在进行种植,果农也呈现出老龄化的态势,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非转型不可了”

采摘结束之后,要留意观察树的长势。同时,要做好后期的管理工作。连日来,福山区农业农村局果树科的科长刘晓静,开着车走遍了福山区的大樱桃产区,实地去了解今年大樱桃的生产情况,并且指导果农做好后期的管理。

2022 年烟台大樱桃红灯,对于烟台的大樱桃种植户而言,是令人揪心的一年。在盛花期遭遇了高温,致使授粉情况不佳。坐果期又碰到了降温霜冻的情况。到了后期,还连续出现了干旱。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大樱桃种植户普遍表示,今年的大樱桃产量减少了 3 成到 5 成。

2020 年,烟台大樱桃处于开花期时遭遇了降温霜冻,导致减产。2021 年,采摘期赶上阴雨天,使得大樱桃裂果情况严重,收购价持续下降。每年都要依赖天气状况,这反映出设施栽培规模比较小的实际情况。在福山区的 11 万亩大樱桃中,设施栽培的面积只有 2000 亩左右,这些设施主要是暖棚和“三防”棚,即防霜、防雨、防裂果的棚。烟台市35万亩大樱桃中,也仅有1万亩左右的设施栽培。

烟台大樱桃红灯_烟台红灯樱桃图片_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

记者获悉,一个温室大棚仅在建设方面的成本就有十几万元。倘若全部购买五六年的大树来进行栽种,那么总成本将近 20 万元。“三防”棚的投入相对较少,即便一亩地也需要 2 万元以上。而设施栽培的投入比较高,这使得很多种植户望而却步。

产业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烟台大樱桃产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果农呈现老龄化态势。当你前往果园进行巡视时,50 岁的都可被视为“年轻人”。刘晓静向记者透露,如同苹果产业那般,大樱桃未来由谁来进行种植,这是一个必须要予以回答的问题。

丰收季,前往位于张格庄镇的福山大樱桃市场逛一逛。在这个市场里,有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他们反映出了这个产业真实的一面。

大樱桃树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到达盛果期。年纪较大的果农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更新品种,并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及魄力来投资建设更为现代化的大棚。

福山区门楼镇的两甲庄村是烟台最先种植美早(一种大樱桃品种)的村庄,村里目前已发展出 2500 多亩大樱桃。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散户在种植,这些果农的年纪大多都在六七十岁。更换新品种需要等待五六年时间,他们等不起。建造大棚以及栽种大苗,一个棚将近 20 万,他们也建不起。村党支部书记孙承远表示,他同时还是福山区大樱桃专业合作联合社的理事长。

孙承远这些年为了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做法,为福山大樱桃发展找出路,跑遍了全国各个产区。但凡有樱桃年会、展会,他都会去参加。孙承远说:“陕西、山西、四川、新疆等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大樱桃,全国现在已达 300 多万亩了。”

新产区有技术上的短板,不过却少了转型的历史包袱,在品种选择方面更加自如,在发展设施栽培上也更加自如。

烟台红灯樱桃图片_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_烟台大樱桃红灯

不能再自我满足了,烟台大樱桃必须要进行转型了。烟台农业农村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吐露了心声。

政府补贴建大棚

今年 1 月 20 日,这天是农历腊月十八。有一则消息迅速在朋友圈传开:门楼镇西汪格庄村的大棚樱桃,提前在小年之前就上市了,并且一斤能卖到 300 多元。

说真的,伺候孩子和伺候大樱桃相比,伺候大樱桃更让人心上意。西汪格庄村党支部书记于江源带领村民研究大棚樱桃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最终成功掌握了让大樱桃提前结束休眠期的技术。通过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大樱桃能够提前完成休眠,进而促使其提前开花坐果。

此项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烟台大樱桃供应期的延长。从春节前开始,一直到 6 月底,都有新鲜樱桃能够上市。樱桃提前上市,也就意味着会拥有更大的定价权。与露地樱桃每斤二三十元的价格相比,大棚樱桃的价格往往动辄二三百元。

两甲庄村看中设施栽培大樱桃的高利润,从前年起开始对大棚樱桃进行种植探索。今年春节前夕,两甲庄村的大棚樱桃开始上市销售。

孙承远告知记者,大樱桃对温度极为敏感。在刚种植的第一年,有一天的中午,温度变得过高,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花就蔫掉了一大半。

烟台大樱桃红灯_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_烟台红灯樱桃图片

烟台大樱桃红灯_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_烟台红灯樱桃图片

一亩露地大樱桃的毛收入大概为 1 万元。一个两三亩的大棚,其一年的毛收入能够卖到 8 万至 10 万元。孙承远向记者表示,两甲庄村已经发展了 40 多亩的大棚樱桃烟台大樱桃红灯,并且都是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发展的。让老百姓自己发展大棚,一方面要过资金这一关,另一方面要过技术这一关。

两甲庄村借助省农担获得了 199 万元贷款,这笔钱被用于建造樱桃大棚,其年利率仅为 1.75%。孙承远表示,老百姓缺乏这么多的启动资金,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为使更多种植户消除顾虑,能够从良好的政策中获利,合作社打算在建好大棚之后,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承包给村民。”

张格庄镇黑石村种大樱桃的是“80 后”郭涛,他的做法更为“激进”。

前年,郭涛在外创业后满怀热情回到村里。他创办了正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他用独特的方式种大樱桃,与村民的方式完全不同。村里是散户小规模种植,而他一期就发展了 80 亩。村里都是露地樱桃,他却建起了高标准温室大棚。村里百分之八九十是美早,他的园里全是俄罗斯 8 号、佳红等新品种。

2016 年时,福山区就已经意识到大樱桃规模经营以及设施化栽培的重要性。2017 年开始,以区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鼓励大樱桃适度规模经营的办法》。从 2017 年起,每年会拨款 500 万元,并且会连续三年对大樱桃规模种植进行补贴扶持,在这些补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设施栽培的。

今年,烟台市再次出台了农业发展激励政策,共“十三条”。在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对于新改建的温室栽培大樱桃示范基地,只要面积在 20 亩以上,就会每亩给予 1 万元的补贴。同时,对于新建的大樱桃示范基地以及新建的“三防”棚,都有相应的补贴。

市、区、镇各级对大樱桃转型发展的支持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合力。刘晓静表示。

品种怎么选

烟台大樱桃红灯_烟台红灯樱桃图片_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

福山区东厅街道丁家夼村米顶山南麓,有一片特殊的樱桃园。

品种方面,除常见的红灯、美早、水晶外,还有俄罗斯 8 号、佳红、福翠、黑珍珠、龙冠、萨米脱、辉煌、齐早等近百个品种;砧木方面,除最常用的大青叶外,还有 F8、F10、H10、G5、考特等多达 26 种砧穗组合;树形方面,除果农常用的小冠疏层形外,还有丛枝形、纺锤形,以及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篱壁形等。

平常的樱桃园没有杂草,而这片樱桃园不同,它的行间种满了长柔毛野豌豆。

这里是我们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所合作的福山区大樱桃科技研发中心。刘晓静告诉记者,其主要任务是为全区大樱桃发展筛选品种,并且储备技术。研发中心针对各种树形,以及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操作规程,这些操作规程能够快速向外推广和复制。

老百姓一开始被要求在果园里种草,果农对此不理解。然而,经过实际的示范带动之后,大家逐渐发现,在果园里种草确实能够起到保墒的作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并且还能够杜绝除草剂的使用,于是也就慢慢接受了在果园里种草这一做法。

记者获悉,在福山区的 11 万亩大樱桃里,美早的数量最多,大概有 2.7 万亩。红灯次之,将近 1.5 万亩。此外,还有意大利早红、萨米脱、水晶、拉宾斯等十几个常见品种。

品种结构一方面是广大种植户自己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有政府给予的引导以及提供的支持。

拿红灯来举例。近些年,大家对红灯这个品种有很多不满,它的口感偏酸,病毒病的情况很严重。大家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可以替代红灯的早熟品种,但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

烟台大樱桃红灯的口感_烟台大樱桃红灯_烟台红灯樱桃图片

以国产大樱桃界的“扛把子”美早为例。上世纪 90 年代,两甲庄村在烟台率先种植美早。福山区大面积推广美早也有十来年了。消费者对美早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然而,仍然没有找到在综合性状方面能够替代美早的大樱桃品种。

有人认为,在至少五年的时间内,美早依然是主流,目前还没有其他品种能够扛起美早的大旗;还有人认为,五年之后,必然会有新的品种来替代美早。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从官方的大樱桃科技研发中心开始,以及樱桃大户、合作社等,都已经开始了新品种的试验。这些年,我们始终在进行更新换代,要引领市场就不能只是追着市场跑。最开始把红灯、大紫、芝罘红这些品种换成了美早,如今在大棚里,除了美早之外,主要是俄罗斯 8 号、辉煌、佳红这些新品种。孙承远说道。

福山区省级现代大樱桃产业园示范基地的樱桃大棚内,存在着几十个大樱桃新品种,并且对 5 种种植方式进行了试验。传统的乔化纺锤形植株过于高大,导致采收较为困难。而这种“一根棍”的种植方式,是在前年开始试种的,但经过试验发现,它并不适合在大棚中进行栽培。我们经过试验发现,这种密植栽培的小纺锤形,其栽种较为整齐且密集,树型相对更小,既能实现高产又适合机械作业,还能够节省人工,所以它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基地负责人姚吉强向记者说道。

新型“三防”棚示范种植基地在不远处。大棚里的樱桃树成行种植,就像葡萄那样。姚吉强说,这种简易棚造价便宜,一亩地只需两万元。并且它除了能有效避免霜冻和冰雹外,管理起来也更加便捷。

新建基地,在品种选择方面更加自由且更具探索性。很多记者首次听闻的新品种,如塔玛拉、瑞德、罗亚明等,都在福山的大棚中开始了试种。

谁不一定替代谁,只有建立起早中晚品种搭配合理的品种结构,才能提高果农收入,福山大樱桃才能实现更良性发展。刘晓静告诉记者,在 2017 至 2019 年对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引导后,以及近年对设施栽培大力扶持下,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转型升级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政府和大经营主体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在此之后,广大果农也会行动起来。他们会推动福山区的大樱桃产业更上一层楼,让福山大樱桃能够长久地红下去,红一百年、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