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在文旅场景开辟了创新应用空间。泰山景区中,智慧化服务系统给游客带来了全方位体验升级。“登山助力机器人”能够弥补体力方面的差异。智能讲解器借助卫星定位,实现了“随行解说”。
总台记者李秉禅:我爬了将近两个小时,现在来到了泰山的“中天门”。在传统登山过程中,最重要的“登山神器”是我手中的这个登山杖,不过现在我们有了新的选择。我身上的这套装备叫“登山助力机器人”。泰山景区刚推出这个装备两个月。它的好处是,当我爬山抬脚抬腿时,它能提供一个向上的助力。
据悉,“机器人”的重量不足两公斤,并且能够续航 5 小时。它不但穿戴起来很方便,还能节省 30%到 50%的体力。景区在山脚下以及半山腰分别设置了一个租赁点,每 3 小时的租赁费是 80 元,100 多台设备一经推出,便很快成为了“抢手货”。
总台记者李秉禅称,在登山期间,既有“登山助力机器人”提供保护,又有智能讲解器。智能讲解器能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实时察觉到他所在的位置。并且当他抵达一个景点后,就能够自动播报关于该景点的相关知识,从而丰富他的旅途。另外,上面有一个 SOS 按钮。当我遭遇危险时,我可以按下它;当我需要紧急救助时,我也可以按下它。这样,救援人员就会赶来帮助我。
智能讲解器薄如卡片,它既有“科技范”,又有“安全感”,并且在不断提升游客的登山体验。
总台记者李秉禅称:泰山山顶在客流高峰期时,每天能接待 8 万名游客。随之而来的是会产生两吨多生活垃圾。由于这里有很多台阶,以前只能靠人工用扁担把垃圾挑走。但现在有“机器狗”加入,在其帮助下,人力能节省很多。
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这款于景区内进行测试的机器狗,其重量约为 40 公斤,却能够背负 100 公斤的重物。人工用扁担挑垃圾,每次仅能挑起三四十公斤。并且,在四条腿的作用下,机器狗不但比人行走更稳,还能在负重状态下自由上下台阶,充电一次可使用 6 至 8 个小时。据悉,处于测试阶段。目前山上仅有一台这样的机器狗。将来经过优化改进后,景区会投放更多机器狗,目的是减轻人工清理垃圾以及搬运重物所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