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为什么要出台这一规划呢?这一规划的主要内容都有哪些呢?又该如何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呢?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在 7 日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
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如今,已具备了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加快对农业强国的建设,这是党中央把目光聚焦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上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并且向全党全社会再次传递出了重视农业、强化农业的极为强烈的信号。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也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这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中长期纲领性文件,此文件在农业农村领域将会起到管控全局以及管控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这一规划将会为通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的指南,并且为其注入强大的动力。
规划在总体目标设定上有哪些考虑?
规划针对 2027 年、2035 年和 21 世纪中叶这三个时间节点展开。它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分阶段目标。明确指出在 2027 年时,农业强国建设会取得显著的进展。乡村的全面振兴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并且农业农村现代化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而言,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 1.4 万亿斤。农业的科技装备支撑在不断强化。现代乡村的产业体系已基本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到 2035 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乡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农业实现了基本的现代化,农村基本上具备了现代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农民收入要稳定增长,城乡发展要更加协调。
到 21 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得以全面建成。乡村实现了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全面得以实现。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领导人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以及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具备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所共有的特征,另一方面更有着基于自身国情而呈现出的中国特色。规划依据世界农业强国的建设规律,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情,针对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行谋划和布局,从而描绘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蓝图。
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
明确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七方面重点任务
这些任务包含了“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其中,前五个方面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国在“五个强”方面的要求;后两个方面的任务则主要集中在农村现代化方面,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全方位地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让中国人的饭碗能端得更牢更稳;在全领域推动农业科技装备进行创新,加快达成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环节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以完善,促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有机衔接;全链条地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方面的对外合作,培育农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以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且和美的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的现代生活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
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时要加强政策的协同配合。还要建强农业强国建设的人才队伍,并且分类去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
如何抓好规划贯彻落实?
规划作为农业农村领域的顶层设计文件,其生命力体现在能够落地以及能够实现。接下来,农业农村部会把资源要素聚集起来,将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着重把规划任务落实好。
压实责任促落实
党的领导要贯彻到农业强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将农业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以此来确保农业强国建设的各项任务能够不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保障要素促落实
农村要实现发展且富有活力,这离不开人才、土地以及资金等要素的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对于本规划所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要将土地供应放在优先位置;要对乡村振兴的投入机制进行完善;要把农业强国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强。农业农村部将会促使各个有关部门增强政策的协同配合力度,强化规划、项目、资金以及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共同发力。
典型引路促落实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不能用一种模式去套用,也不能齐头并进。部分发达地区,它们的发展基础较为良好,特色和优势也十分明显。因此,这些地区有条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前面,并且可以先行去探索和积累实践经验。推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具备条件的省份率先建成农业强省。鼓励中西部地区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资源条件较好的市地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分类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