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秦文君的小说《街市上的芭蕾》,用俏皮且鲜活的儿童化语言,对生动的儿童生活进行描述,将焦点聚集在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山乡书写上。作品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且新异的阅读触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通过文字把芭蕾舞的动人魅力传达了出来,从这里能看出她对艺术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对艺术美有着热切的追求。
在儿童文学的范畴内,有以文学来展现舞蹈艺术的作品,也有对舞蹈之美进行浓墨重彩书写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数量不是很多。其中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有,三三的《舞蹈课》,它是以一个学芭蕾的女孩为中心展开青春成长的叙事;还有翌平的《野天鹅》,这部作品描写了一群在艺术大院成长的孩子们对艺术的诚挚热爱。秦文君在《街市上的芭蕾》中的表达,是文学与舞蹈的热烈相拥,是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交响。
《街市上的芭蕾》包含了宽广的时代背景以及多样的文化空间。在云南大山深处的西川寨那渡坝,女孩小云儿对芭蕾梦想的追求,牵动着并且折射出了乡村的时代步伐。云南地域的乡风民俗以及自然景观,家人邻里那种质朴的亲情以及文艺志愿者的美好心灵,滋养了山寨街市中盛放的梦想之花。作者写出乡土当下由封闭走向开放。描绘出一代新人、新事,像投身公益事业的苹果老师,创办彩云芭蕾班的苹果老师;还有春山隧道开通,满香肉铺开拓加盟店,杨文爸爸回乡创业等。这些都承载着当下的时代气息,最终在热烈奔放、充满爱与温暖的火把节结束,将故事推向高潮。
作品以《街市上的芭蕾》为题,跃动而出的是文化润乡、艺术乡建的新气象。它展现了如何在满足乡村百姓,尤其是少年儿童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他们更加丰富的精神需求、艺术需求和文化需求。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触发点,是云南砚山县那夺村“猪肉铺芭蕾女孩”的原型故事。这个小姑娘因挚爱而刻苦自学芭蕾舞,她深深触动了作者。这也是《街市上的芭蕾》最为动人之处:她努力为隐在大山深处热爱艺术的孩子们画像,深情展现了文艺志愿者投身乡村艺术教育的精神境界,是他们托举起了乡间孩子的芭蕾梦,陪伴着他们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12月出版 资料图片
作品用鲜活的文学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舞蹈艺术的魅力。通过对芭蕾舞的描写,饱满地烘托出了书中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文学和舞蹈,都指向人类的主观精神世界。精准的文字如同灵魂之舞,舒展的舞蹈犹如跃动的灵魂。作家在作品中时常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感受芭蕾之美、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她凭借自身富有艺术气质的感受力以及细腻的文字,描绘出芭蕾舞的动态之美与内在情感,从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品的装帧设计也很有讲究,在书页之间有一条婉转且流畅的线条穿梭其中,就好像是芭蕾舞鞋尖划出的舞迹。
作品开篇是一个周日清晨,在一片人间烟火的氛围里,还有鸡飞狗跳的景象中,那个在肉铺里成长的女孩小云儿登场了。她自发地迷上了芭蕾,还跟着视频学习芭蕾。她屡屡被“大跳”这个高难度动作所阻滞。然而,在这个早晨,面对旷远的晴空和轻盈的云朵,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小云儿产生了跳跃的冲动。她看到当头有一团大云,形状极像大鲸鱼,看着它轻柔地飘浮在空中,她触景生情,微微仰起头,一跃而起,做出了一个大跳。这是在广阔天地间进行的大跳,是被云朵所触发的。那时候的小云儿,默默地想着美丽大云的恬淡。起跳之后,她竟然在空气中“停”了一下,仅仅短短的半秒钟,却让她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甜化了。作家写出了那种沉浸在舞蹈之美的艺术妙境,表达出人物真切地感受到了心灵与舞蹈的契合。
小云儿学习芭蕾的经历充满波折。在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每一次遭遇挫折或者重新获得动力的时候,作家都融入了舞动芭蕾的描写。自修苦练时遇到的第一个重大冲突,是由城里来的游客引发的。两位懂得芭蕾的“礼帽大爷”和“白雪公主”对她自学芭蕾的行为予以了否定。白雪公主的舞姿标准而典雅,与之后小云儿愤懑起舞形成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她内心的自我否定以及沮丧。得知北京来的爱心老师要在当地推行“彩云计划”,并且有机会在彩云芭蕾班对镜练功。那份喜悦与满足,从她舞动的愉悦中烘托出来。她自编了云裳舞,旋转着,想象自己像云一样迈着轻盈的云步。她的衣服没有水袖,但她想象自己有,一甩手臂,水袖飘摇,如云一般缥缈、悠然。她为了在大舞台上能有更出色的表现,不顾老师的劝阻,自行加练且增加难度,结果受伤了。这属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挫折教育。作者描写了她坐在教室里看着伙伴们跳舞的情景,还描写了她在火把节上坐着轮椅却依然与伙伴们一同沉浸在舞蹈欢乐中的场景,如此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那复杂的心理轨迹。小云儿经历了挫折的洗礼,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芭蕾舞的热爱。她磨炼了定力,也磨炼了耐力。她和伙伴们以最美的姿态,满怀理想与信心地去迎接未来。
文学作品中描写舞蹈艺术,既是对一种艺术形式的赞美,又是对艺术所蕴含的美好、活力与浪漫情感的诗意传达。在作家笔下,芭蕾的美能触动人心,它“轻盈得如美丽的梦,既恬静又高贵”。小云儿深深迷上了芭蕾,“宫廷风的《天鹅湖》在肉铺中上演”,这体现了艺术本源的生命力,也是人类投身于审美活动的原发吸引力。乡间孩子们渴望艺术美,苹果老师的奉献让他们美梦成真。彩云班的学员逐渐增多,还能登上大舞台。结尾时,苹果老师带领孩子们编排演练的儿童芭蕾舞剧是《新绿野仙踪》。故事发生地不在奥兹国,而是移到了“我们亲爱的、绚丽多姿的那渡坝”。《街市上的芭蕾》对舞蹈的描写,有着超越故事表面的深远内涵。这种内涵是更高层次的对美的追求,它跨越了地域差异,抵达了更为广阔的中国乡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6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