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部分医疗机构故意将相关的医疗技术定义混为一谈,以“血液净化”为幌子,夸大其词地宣传能治愈各种疾病。他们利用老年人识别能力不足的缺陷,以及基础病患者急于康复的心理,擅自使用未经认证的医疗器械和非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所谓的血液净化。患者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而且其健康与安全也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包治百病纯属噱头
李阿姨在保定市的小区周边的“健康管理中心”听到了一番推销,她被这样的话语所打动:“阿姨,您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不能仅靠药物来治疗,血液净化才是关键,一次治疗就能见效,连续三次就能彻底治愈!”最近,李阿姨对此深感兴趣。但当她投入数万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她的病情并没有改善,反而出现了头晕和乏力等新的不适。
他们描述得相当神奇,血液净化竟能够排毒、美容、抗衰老,甚至还能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听后我心动不已。然而,回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李阿姨懊悔万分。李阿姨的情况并非孤立。近些年,一些不良医疗机构以“血液净化”为名,夸大其词,模糊概念,把血液净化吹嘘成一种包治百病的“神奇疗法”,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血液净化这一概念听起来颇为高端,但其具体操作流程实则并不繁杂。首先,需要抽取一定量的血液,随后将臭氧注入其中进行净化处理,最终将净化后的鲜红色血液重新输回人体。据相关领域的专家介绍,无论是血液净化技术还是臭氧治疗,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的学术称呼,即三氧自体血疗法。
三氧疗法在医学领域对缓解疼痛、调节血脂、控制血糖、治疗肝病以及中风后的并发症等方面展现出了潜在的治疗效果。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这一疗法并不常见。其原因是关于三氧疗法的安全性和疗效,业界尚存在分歧。实际上,迫切需要血液净化的患者是那些患有肾功能衰竭的人,通常被称为需要进行透析的患者。依据相关法规,只有那些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才有权开展血液透析服务。
血液净化是一项无菌操作,但潜藏诸多风险,故而不可随意实施。专家指出,在血液处理环节,若未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任何非规范的操作都可能使血液遭受病原体侵袭。此外,在血液回输阶段,血栓的形成几率极高,死亡的细胞若被重新引入体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肾衰竭。
公益诉讼整治乱象
2024年5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在网络上获取了重要信息,发现某民营医疗机构在辖区内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讲座期间,该机构对其所谓的“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进行了过度宣传,声称此疗法能够净化血液,治疗多种疾病。不仅如此,该医疗机构还向患者推广“血脂净化”项目,并将诊疗过程录制视频公开传播。该医疗机构的违规诊疗行为不仅造成了医疗管理秩序的混乱,还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同时侵犯了消费者的财产和健康权益。
廊坊市检察院对案件展开调查,此过程中,他们查阅了医疗器械的备案资料、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文件、诊疗及病历相关资料、行政执法的记录台账,以及从业人员的资质证明。同时,他们对行政机关、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患者进行了询问。调查结果显示,涉案医疗机构存在违规使用医疗器械、违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虚假宣传以误导和吸引病人、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等一系列问题。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程序,向承担医疗机构监管职责的廊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出检察意见,督促其加强对相关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并对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此外,对涉嫌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进行全面资质审查,对违反医疗卫生技术规定的人员,将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调查跟进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行政机关针对检察建议中提及的违法行为整改不彻底,公益损害的状况持续未得到改善。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发起了行政公益诉讼,旨在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全面清理血液净化领域的混乱现象。廊坊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指出,借助检察建议和诉讼手段,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推动行政机关全面整改违法乱纪现象,旨在彻底根除医疗领域的安全隐患,并切实保障患者就医时的安全和健康权益。
合法经营备案管理
自2005年起,我国原卫生部便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省份对“血液疗法”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卫生部关于强化“血液疗法”监管的通知》指出,那些虽已完成基础研究,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效果评估尚不明确,且存在诸多争议的“血液疗法”,必须先获得省级或更高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方可于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开展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此类疗法不得直接作为临床服务项目向患者提供;而对于那些既无基础研究结论,又未进行过临床试验的“血液疗法”,应立即停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前,各地多将血液净化作为省级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备案管理。依据相关规定,从事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必须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需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肾病学诊疗项目。同时,该机构需至少配置两名具备肾内科专业资质的医师,以及至少一名精通透析设备和水处理系统的技术人员;此外,医师、技师的护理团队需具备血液透析相关工作经验或通过专业培训,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技术。
卫生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监管力度。对于那些违规采用“血液疗法”的医疗机构,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进行处罚;而对于那些违规运用“血液疗法”的医师,则将依照医师法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众多实例表明,不法之徒常借助老年人追求健康、热衷养生的心理进行作案,此类诈骗手法多涉及夸大保健产品效果、赠送小礼品、“专家”进行洗脑式推销、提供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这种行为不仅给老年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还可能耽误他们的病情治疗。
对此,检察官特别指出,老年朋友们需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保健,理智地选择就医途径。在遇到陌生人提出赠送礼物、提供免费治疗或免费旅游等诱惑时,切勿轻信并接受;对于那些所谓“神医”宣称的特效偏方、神奇疗效以及包治百病的说法,要保持怀疑态度,切勿轻信;同时,面对陌生人或不可靠的应用程序,切勿泄露个人隐私和银行账户信息。身体如有不适,应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寻求非正规的治疗,一旦察觉到异常情况,务必立即向警方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