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质疑CBAM机制
2003年10月,欧盟设立了排放交易计划。当时,欧盟指出,“碳泄漏”实际上指的是国内企业将生产的相关商品出口至国外,亦或是欧盟产品被第三国的类似进口商品所取代。
2023年5月,欧盟正式颁布了设立碳边界调整机制的法规。依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相关法案,那些面临“碳泄漏”风险的特定部门和子部门,将享有额外的扶持政策。这些措施尤其体现在通过无偿分配的方式,使得这些部门和子部门能够获得比其他无“碳泄漏”风险的部门和子部门更多的排放额度。
俄罗斯指出,目前欧盟委员会着手编制并批准了一系列实施性法案、授权性法案及其他相关文件。其中部分法案已获批准,而部分法案仍在筹备阶段。由此,涉及商品、生产商、进口商及各方主体的规则与要求持续变动与发展,“因此,运营商正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与监管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方面指出,该CBAM综合方案为欧盟进口商品构筑了一系列相互交织的贸易障碍,这不仅使得欧盟进口商品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而且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成本和所需时间。
俄罗斯以实例说明,在成为CBAM授权声明者并享有相关进口权的授权流程中,欧盟规定欧盟成员国进口商需提交众多文件与数据,诸如,申请人需提交申请当年及次年按商品类别划分的、进口至欧盟的涵盖商品的预估货币价值及数量。申请者还需出示其执行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整体方案责任所需的财务及运营实力相关证据,尤其是担保方面的证明。
例如,欧盟规定,获授权的CBAM申报人需每年提交CBAM申报,内容涵盖进口商品的总数、这些商品所含排放的总和、应提交的CBAM证书总数、在原产国实际缴纳的碳费用以及由认可核查人员提供的核查报告副本等详细信息。此外,欧盟还明确指出,原产国所支付的碳费用需由与CBAM申报人和原产国当局无关的第三方进行核实确认。俄罗斯方面表示,针对CBAM的申报与提交,相关规则与要求规定,第三国生产商需遵照欧盟确立的方法与流程,对排放数据进行监测、搜集与核算,并向获授权的CBAM申报者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证明文件,同时,这些数据还需经认可的核查人员进行审查。即便这些国家的国内监管机制并未规定必须执行此类计算,亦或是在减少排放或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别的方法,这样的做法也是必要的。
俄罗斯强调,欧盟规定,获授权的CBAM申报人需在每个季度结束时确保其CBAM登记账户内持有一定量的CBAM证书,并且需按年度提交与进口商品中碳排放量相匹配的CBAM证书数额。同时,那些获得授权的CBAM申报人需先行购置指定数量的CBAM证书,这些证书的售价则由欧盟委员会负责核算,因此,这便引发了与相关货物进口紧密相连的强制支付行为。
俄罗斯指出,上述规定及与之相关的行政及合规费用将显著提升欧盟进口受管制商品的交易费用。
俄罗斯强调,随着时间的发展,CBAM整体方案将逐步趋向严格,尤其是通过增加受其监管的商品种类和温室气体范围,同时提升CBAM证书的售价及发行量。
随之而来的是,所需证书数量的提升。这一变化将使得进口成本有所上升。概括而言,CBAM整体方案为进入欧盟市场的相关货物(包括源自俄罗斯的货物)构筑了显著的贸易障碍。俄罗斯如此表示。
质疑“类关税”费用
俄罗斯强调,在CBAM综合方案中,欧盟设立了一套制度,该制度特别规定CBAM授权人需购置并上交一定数额的CBAM证书,这实际上等同于对源自第三国的部分商品征收了一种额外的“类似关税”的费用。
俄罗斯强调,因此,对这些国家的商品进口将为欧盟的财政预算注入新的资金来源,这实际上削弱了这些商品的原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国内可用的部分财政资源。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联邦对此提出了疑问。
俄罗斯指出,欧盟实施的是一项在欧盟境内运行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换机制。这一体系对纳入其中的设施所能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规定了最高限制。换句话说,这个限制是通过排放配额来体现的,每个配额允许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当量。
俄罗斯指出,一旦某个部门或其下属机构被纳入碳泄漏名单,该(分)部门下的所有设施将自动获得其基准水平100%的免费配额。而那些未在名单之列的设施,则能享受到30%的免费配额,这一政策将持续至2026年。俄罗斯进一步说明,“鉴于欧盟计划从2030年起逐步取消免费配额,碳泄漏清单因而具备了显著的经济价值。”
然而,俄罗斯认为,欧盟采用的计算方法(如图所示)使得额外配额的免费分配与那些被认为存在碳泄漏风险的特定部门和部门的出口金额挂钩,这种做法显得不够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