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在今年开设此专业,该校已构建了一个用于应急救援的模拟场所,该场所能够复制多种复杂且危险的地形状况,例如地震、洪水以及化工品爆炸事故现场。在该环境中,无人机能够在空中进行实时扫描,构建出三维地图,并自主规划飞行路径、自动避开障碍物,最终还能自动识别地面上的目标,从而协助专业人员高效地完成探测与搜救任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的学生们,正进行着无人机集群参与应急救援的智能虚实混合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诸如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控制策略优化、无人机的协同路径规划等,成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在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领域,学校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课堂上设有实验环节,学生还拥有机会参与各类课外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多样。
这款长达六米、宽三米,具备超宽展舷比特征的小型无人机,由课外创新团队的学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功设计并完成。展望未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也将有机会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梁伟涛表示,为了满足培养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顶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精心组建了北航航模队以及冯如三号创新团队,并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指导体系,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潘翀表示,学院致力于强化实践和交叉学科的教育,未来将有四分之一的课程不再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是将通过实验、实践活动以及团队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北航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完成大四阶段学习的学生们,届时将前往杭州的北航国际创新学院,全程参与到固定翼新能源飞行器的规划、生产、检测以及试验飞行的各个环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的林海英教授表示,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不仅要掌握飞机设计的知识,还需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我们学院众多科创及实践平台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建了联合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中,高校的教授与企业导师将共同负责对学生的联合培养。
杭州领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王滨表示:我们应让他们全面融入企业项目,涵盖从设计阶段到研发、生产以及实验等各个环节,从而获得全方位的认知和培养。
从无人机的设计阶段到载人机的测试环节,无论是位于北京的总部还是杭州的校区,学生们都将经历多样化的实验实践以及以项目制为核心的团队设计,这些经历将贯穿于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
潘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表示,旨在培育一群技术精湛、具备远见卓识的工程师与企业家,期望他们能够为低空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培养低空经济领域人才
新设专业高校各有特色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已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今年,不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了此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加入,成为首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行列。这六所高校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
视频加载中...
北京理工大学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集中了飞行器设计及工程、力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国家顶级学科与专业的精华资源,特别强调低空飞行器的技术设计以及低空交通的空管技术。该专业特别针对低空飞行器系统设计、低空安全飞行与控制、绿色动力及能量管理、低空空域管理与交通规划等方面的需求,致力于培养低空领域的专业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依托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融合学校在信息通信与计算智能技术方面的独特特色,致力于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领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在低空通信与互联、低空设备智能化、低空目标探测、低空导航与低空空管等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光明。
西北工业大学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依托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多个国内顶尖学科与专业,聚焦于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低空运行及保障等关键科学技术领域,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紧急救援、低空空域管理以及低空工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三个“双一流”学科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领先地位。该校独树一帜地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并在旋翼飞行器的研究与教育方面形成了独有的优势。此外,学校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围绕飞行器设计、控制工程、空中交通管理、智能无人系统等多个领域,提供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与科研支持。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合并,设立“AI与低空技术”这一招生类别。该类别着重于人工智能与低空技术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备物流运输、农业植保、应急救援、公共安全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特别是在飞行器设计控制、飞行智能感知与系统、飞行器创新应用等关键领域,着重培养能够从事系统开发、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从业者:竞逐低空 抢滩经济蓝海
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的兴起,映射出低空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毕业生在完成低空技术与工程学业后,可以具体从事哪些岗位?当前低空经济人才的需求状况又是怎样的?产业发展的态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