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前夕追觅科技与石头科技专利权之争,最高法撤销禁售裁定

admin

今年618购物节前夕,国内智能清洁行业两大巨头追梦科技与石头科技陷入专利纠纷。追梦科技认为石头科技两款扫地机器人P10Pro、P10SPro侵犯其专利权,并于618前夕向法院申请裁定,禁止石头科技两款扫地机器人销售。

这一诉前保全措施得到了法院的支持。6月5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禁止四通科技生产、销售这两款产品。随即,上述产品被从电商平台上下架。

_取消专利制度_专利诉前禁令

涉案两款产品截图

随后,石头科技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复审,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了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该案成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结的首例行为保全审查案件。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追米科技法务及公关负责人,希望了解追米科技下一步的安排,但尚未得到回复。

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官方账号未提及两家公司名称,但披露了相关案情。官方账号称,此案是行为保全审查制度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的第一起申请复议案件,裁定撤销涉案诉前行为保全裁定,并能依法在收到申请后10日内结案,有效彰显了新行为保全审查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和司法改革成效。

追觅科技申请诉前行为保全

法院认为专利侵权的可能性很高

该裁决禁止销售两款 Roborock 机器人吸尘器

今年6月3日,追觅科技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希望石头科技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追觅科技“清洁装置及清洁设备”专利权的产品,具体为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P10Pro、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P10SPro。追觅科技以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保证金提供担保,并自愿提供500万元担保。

记者获得的裁定书显示,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本案现有证据可以初步证明石头科技存在较高的专利侵权可能性,部分网络店铺销售规模巨大,加之网络销售影响范围广,且正值618电商大促期间,可以预见涉嫌侵权行为规模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因此制止可能的侵权行为刻不容缓。若不采取相应保全措施,将对追觅科技的合法权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且损害程度将明显大于采取行为保全措施给石头科技造成的损害。另外,涉案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均为扫地机器人,不具备社会公共产品属性,采取行为保全措施不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故判决石头科技立即停止侵犯追觅科技涉案专利权的行为,即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两款被控扫地机器人产品。

石头科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禁令迫使该公司在618购物节期间下架了这两款产品,公司估计销量损失超过2万台。“禁令(裁定)发布后,追美科技起诉了我们,6月25日我们就收到了法院的侵权诉讼材料。”

最高法院裁定:

目前尚不清楚确定侵权可能性更大的事实依据

撤销保全令

随后,石头科技不服该案审前行为保全令,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请求撤销审前行为保全令,依法驳回追美科技的审前行为保全申请。

其申请复议理由主要为:涉案专利权不稳定且存在被无效的可能性;被控侵权的技术方案未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追美科技提交的申请不符合“紧迫性”“利益平衡”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

记者获得的裁定书显示,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审查诉前行为保全申请,应当首先审查该申请是否符合“紧急情况”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该申请是否有事实根据、法律依据,是否存在难以弥补或者难以执行的损害,是否会导致利益失衡,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

最高法院认为,本案的诉前行为保全不符合“紧急情况”的前提条件。“紧急情况”通常是指不立即采取行为保全措施,足以导致申请人权利丧失、权利价值大幅下降、人身权利和时效性强因素下的权利受到侵害,以及其他难以弥补的利益损害的情况。追美科技的申请是由发明专利侵权纠纷引发的,被诉侵权行为一般不会导致涉案专利权的丧失或者权利价值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也不侵犯追美科技的人身权利。追美科技称,被诉侵权行为最早实施于2023年8月,追美科技发现被诉侵权行为后,直到2024年6月才提出行为保全申请,期间也有各种推广活动。 追觅科技未及时提出诉前行为保全申请,相关事实表明本案不存在具有时间性强的限定因素,也不具备诉前停止被诉侵权行为的紧迫性。

最高法院认为,本案的诉前行为保全并不符合其他一些法定要求。首先,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往往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技术比对才能作出侵权判断,行为保全措施通常应当更为谨慎。涉案专利权的有效性尚处于稳定状态,但本案双方当事人对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关技术特征存在较大争议。经初步审查,认为现阶段认定侵权可能性高的事实依据尚不明确。

其次,在判断是否会给申请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应当重点看相关损害是否能够以金钱赔偿的方式予以补偿,以及是否有通过执行程序获得补偿的合理预期。本案为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通常为产品销量下降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该经济损失一般可以通过诉讼请求被控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通过判决的执行实现相关胜诉权利等方式予以补偿。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控侵权行为将难以控制且将显著增加追美科技的损害,也没有证据表明被控侵权行为将导致追美科技市场份额大幅减少。 石头科技涉嫌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可以通过产品销售量、持续时间等确定。追美科技还确认,截至2024年4月,其市场份额较2023年有所增加。

第三,双方均为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知名企业,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也可能对石头科技造成相应的损害。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不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给追觅科技造成的损害大于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给石头科技造成的损害。

最高法院认为,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产品均为扫地机器人,市场上已有足够多的替代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其本身不具备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不涉及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重大社会利益,因此是否准予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并不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虽然从公益考虑上可以说满足诉前行为保全的法定条件,但鉴于追觅科技的申请并不符合上述其他法定条件,其诉前行为保全申请整体上不符合法定的准予条件。

因此,最高法院裁定撤销该案审前行为保全令。

_取消专利制度_专利诉前禁令

最高法院民事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法院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修改后的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对地方法院在技术知识产权、垄断案件中作出的行为保全决定申请复议,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提出。

对此,石头科技代理律师刘志杰表示,最高法院于2023年11月将此案移送最高院审查行为保全,此案是移送最高院以来的第一起案件,对于当事人权利的救济十分有意义。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追觅科技法务及公关负责人,希望了解公司下一步的安排,但尚未得到回复。

意义

该案是行为保全审查制度实施以来的首例。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结首例申请复议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官方账号7月16日发布消息称,行为保全措施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重大,人民法院在审查判断是否准予诉前行为保全措施时,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诉前行为保全制度在及时制止侵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要依法严格审查法定要件,确保各方利益平衡。本案是行为保全审查制度实行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的第一起申请复议案件,裁定撤销涉案诉前行为保全裁定,并能够在收到申请后10日内结案,有效彰显了新型行为保全审查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和司法改革成效。

北京信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利业务部负责人张安强解释称,诉前行为保全是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之前提出的行为保全。诉前行为保全需要满足紧急情况。根据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紧急情况”。这些情形包括:申请人的商业秘密即将被非法泄露;申请人的发表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即将受到侵犯;涉案知识产权即将被非法处置等。

张安强提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申请保全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受到的损失。保全错误赔偿责任属于一般侵权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实践中,驳回起诉或者撤回行为保全申请并不一定导致申请人要承担保全错误赔偿责任。应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主观过错、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等因素,判断是否构成侵权以及相应的侵权责任。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