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育种公司处于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前次 IPO 折戟原因曝光

admin

目前,樱桃谷种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樱桃谷”)正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阶段,樱桃谷主营业务为纯种鸭繁育、新品种培育、曾祖代种鸭扩大养殖及祖代种鸭销售,下游为肉鸭及种鸭养殖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樱桃谷便首次披露了其A股招股说明书(征求意见稿),但今年3月撤回了申请材料,7月在新三板挂牌,当月底披露了北交所的上市辅导文件。

樱桃谷此前的IPO进程伴随着监管市场的几次重大变化,包括全额注册制的实施、监管趋严背景下IPO审核进度明显放缓、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门槛调整等。此前,樱桃谷IPO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主板上市业绩规模门槛的提高。因此,转投北交所或许是樱桃谷在当前环境下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的一种方式。

8月23日,樱桃谷股份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将按规定及时披露上市进程的相关动态。“樱桃谷处于肉鸭产业链的顶端,作为国内市场唯一的祖代鸭提供商,已形成产业链上的强大优势。公司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持续为我国养殖端产业提供支持。”

从上海主板转至北京证券交易所

回顾樱桃谷的IPO历程,2022年7月,樱桃谷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征求意见稿),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半年多之后,2023年2月,随着全额注册制的实施,证监会主板IPO股票项目开始逐步转入交易所受理。樱桃谷是成功转入的公司之一,当年3月,公司再次披露招股说明书(征求意见稿)。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4年强监管背景下A股IPO审核节奏明显放缓。樱桃谷IPO进程自去年9月披露审核问询答复以来,迟迟未有新进展。在漫长的等待之后,该公司在今年3月选择撤回申请材料。

对于退出原因,樱桃谷随后透露,全额注册制实施后,证监会和交易所对主板板块有了新的解读,要求主板凸显“大盘蓝筹”特征。“在此情况下,主板对申请企业规模、行业属性、代表性等要求更高,公司与之存在一定差距。”樱桃谷称,基于对上市因素的综合考虑,公司选择退出。

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_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_

不过樱桃谷并未放弃资本市场,4月,撤回材料后不久,樱桃谷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送审稿),并于今年7月正式挂牌新三板。

上市新三板或许不是樱桃谷的最终目标,其还是想在A股上市。7月底,证监会官网披露了樱桃谷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备案报告显示,中期辅导工作有望在今年10月前完成。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由主板转板北交所是不少拟上市企业的选择,而转板到新三板上市也是一项政策举措。

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__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

记者注意到,为增加北交所对企业的吸引力,北交所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于2022年12月推出直接上市审核监督机制,通过该机制,预计优质企业在正常上市一年后,最快可在一到两个月内在北交所上市。

近三年业绩波动较大

从樱桃谷主营业务来看,其主要从事纯种鸭选育、新品种培育、曾祖代、祖代种鸭繁育、祖代、父母代种鸭销售等业务,经营品种包括“樱桃谷鸭”系列、“南口一号北京鸭”系列、“北京经典北京鸭”系列及相关产品。

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__因收入规模被“拦”在主板外 樱桃谷欲改道上北交所

其中,“樱桃谷鸭”配套产品是樱桃谷的主打产品,去年营收占比超过70%。据悉,樱桃谷鸭因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在我国年出栏量达20亿只以上,在全球种鸭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樱桃谷的一大优势在于拥有种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源头养殖被称为养殖行业的“筹码”,这也为樱桃谷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公司樱桃谷鸭祖代鸭苗产品的毛利率近两年一直在90%左右。

从业绩来看,樱桃谷近三年业绩波动较大,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亿元、2.27亿元、3.05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074.31万元、4580.55万元、6561.11万元,综合毛利率也出现波动,2022年、2023年分别达到33.82%、39.95%。

对于综合毛利率波动情况,樱桃谷在新三板上市前审核问询回复中表示,一方面2022年市场波动导致樱桃谷祖代鸭主要客户调整引进计划,毛利率较高的樱桃谷祖代鸭业务销量及销售金额大幅下降。另一方面2022年养殖及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减少,因此樱桃谷父母代鸭及国产北京鸭父母代鸭销量减少,导致单位成本增加。同时2022年饲料价格上涨。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这份业绩规模,导致樱桃谷未能在主板上市。在上述回复文件中,樱桃谷直言,公司撤回主板上市申请的主要原因是营收规模不符合主板定位规模较大的相关要求。

根据樱桃谷去年3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樱桃谷2022年的净利润将低于6000万元,不符合注册制的财务条件。

今年4月,上交所调整主板上市门槛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包括将首套上市标准中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指标由1.5亿元提高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由6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同时,上交所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尚未通过上市委审核的首次公开发行项目,应当符合新的主板上市条件和科技创新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