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这件事最为重要。23 日发布的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部署。这再度表明,一定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要一直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看到,2024 年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 9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了 1.4 万亿斤新台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格局并未改变。受气候、水资源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并且粮食产量爬坡较为困难,滑坡却容易发生,不能因为连续丰收就放松警惕。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进行耕地总量的管控,并且按照“以补定占”的原则;完善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以及验收标准;持续对“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进行整治……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目标精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部署,旨在强化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各地应该切实地落实这些部署,持续地把耕地转变为良田,从良田中获取产量。
在稳定面积的同时,需要加强农业技术和装备的支撑,花费更大的力气来推动粮食大面积的单产提升。2024 年,我国粮食每亩的产量提高了 5.1 公斤,对增产的贡献比例达到了八成。那么,亩产的提高依靠什么呢?具体而言,就是要促使优良的种子、合适的时机、良好的方法一起发挥作用。要依据中央的要求以及文件的部署,加快对良种的培育以及应用的推广,推动农机装备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应用,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对产学研的合作进行鼓励,培育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提高单产增添科技的助力,让高标准农田转变为高产量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形成一股力量。要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的支持,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要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还要完善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在抓粮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实惠,并且不会吃亏。这样就能更好地构建起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格局。
粮食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只有牢牢掌控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够稳住强国复兴的主动权,也才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给予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