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批准新国家标准物质1135份,比上年增长51.9%,总数超过第一次18,000。为保障经济社会各方面安全,在“计量、计量精度”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从分布区域来看,一级标准物质食品类和二级标准物质环境类占比较大。 2024年,新批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83种,比上年增长22.1%。其中食品标准物质45种,占比54.2%;环境标准物质3份,占3.6%。新设立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应用领域分布不均,食品标准物质数量是环境标准的15倍。
2024年,新批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052份,比上年增长54.9%。其中,环保标准材料578项,占比54.9%;核材料及放射性标准物质1个,占0.1%。新设立的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应用领域分布受市场影响。环境标准物质数量占50%以上,而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标准物质只有一种。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特色明显。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其研发瞄准科技前沿和基础应用。 2024年新增食品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将用于兽药残留检测、转基因玉米检测、蔬菜、粮食中重金属等成分,满足食品中高精度、技术难度大的标准物质的应用需求食品检测领域支持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化学环境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主要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监测方面,满足高精度碳监测要求的气体标准物质为国家碳监测提供高精度“尺子”;理化性能和工程技术标准材料主要用于精密制造和能源性能相关检测。为我国精密制造和原油十六烷值、粘度值提供了有溯源保障的测量标准。
标准物质开发机构之间的分工日益明确。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难度大、投入高、研发周期长、回报慢。主要申报主体为科研机构。获批的83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科研机构研制的有55种,占66.3%。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制和生产主要受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企业成为主要供应商,标准物质产业化特征更加明显。批准的国家二级标准物质中,科研机构研制的有153种,占14.5%;企业开发899个,占85.5%。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究成果基本互补。科研机构瞄准科技前沿开展研发支撑国家战略的基础需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特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民营企业成为标准物质研发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标准物质领域,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标准物质的实际应用需求,动态调整研究部署,标准物质研发取得长足进展。 2024年新建国家标准物质中,民间研究机构研制的有847个,占比74.6%。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型研究机构研发活动活跃,保障了国家标准物质的有效供给。